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以感念代替怨尤

(2014-01-13 11:06:53)
标签:

感恩

悲伤

追悼

怨尤

杂谈

分类: 情商学院

以感念代替怨尤 

张怡筠
以感念代替怨尤

 

     没有一种悲伤不会经由时间来减轻和缓和。——西塞罗  

 

   

    我们每个人都知道,生离死别是在所难免的事。可是说实话,在事情真正发生的当下,不论多有准备,我们仍是会悲痛不已,难舍故人。

    那该怎样去处理失去亲人的伤痛呢?

    先让我说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

    今年过年的时候,我辗转听到一对夫妇遭遇的不幸经验。这对夫妻都是有博士学位的研究人员,晚婚的他们直到中年,才盼到独生子的出生。

    可是很不幸的,这个孩子在去年年末,得了一种很罕见的疾病,一下子就走了,这对中年丧子的夫妻悲痛难抑。

    在过年的时候,他们替爱儿办了一个追思会。

    很特别的是,这个追思会场不见传统的凄厉悲情,充满的反而是欣喜的感念之意,大家都抱着一股感念的心情,来庆祝及怀念这个十岁的小生命,因此会场竟不时出现笑声。

    问了妈妈的感觉,她的回答说:“这个小小的生命,小小的身躯,给我带来生命中最快乐的十年,这是个多么美好的奇迹,对他,我感谢都来不及,怎么会怨叹难过呢?

    虽然很多人认为,在面对失去亲人的伤痛时,情绪反应应尽情宣泄,因此强烈的情绪倾巢而出,大伙儿一起哭天喊地、悲痛欲绝。

    然而有些心理学家发现,这样的大哭大闹,并不会让我们更快的从悲痛中走出,一些其他的情绪处理方法,反而更能有助于我们处理伤痛,例如之前提到的这对父母的处理方式,就是个很健康的示范。

    在悲痛后,以感念代替怨尤,只要我们愿意,死别的伤痛会让我们更珍惜生命的缘分,而转化为乐观迎向未来的动力。

                   

 

 

 

*此文节选自《让心情high起来》(作者:张怡筠;时报文化出版社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阅读:

2014年青少年情商魔法课堂 火热报名中

2014年情商讲师培训(TTT)课程最新课程信息

2014年张博士情商成长课程最新课程信息

2014年张博士青少年情商夏令营最新课程信息

张怡筠博士新浪微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