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正能量——《嘉人》采访心理学家张怡筠博士

(2013-08-16 18:15:07)
标签:

大自然

感恩

阅读

运动

正能量

分类: 情商学院

正能量

——《嘉人》采访心理学家张怡筠博士

正能量——《嘉人》采访心理学家张怡筠博士 

 

2011年,多舛的年份。在那些不必重述却人人铭刻的悲剧之后,每个人都会问“这个世界会好吗?”《嘉人marie Claire》的回答是:会。我们寻访了九位身份不同的女人,她们用自己在2011年的故事告诉你相同的事:传递正能量,将让世界变得美好

 

 

    张怡筠博士:什么是正能量?

        量子物理学家发现,人是由能量组成的,想法的改变会导致体内荷尔蒙分泌的不同。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正能量意味着你的心境处在一种自在平和、充满期待、甚至是兴高

    采烈的状态。看自己有没有正能量,心情是最好的温度计,如果你能时常做自我心情的检

    测,用心理学术语叫“觉察”,看自己目前的能量值如何,也就有了调整的可能。

 

 

    从哪里获得正能量?

        其实自然是正能量最大的养源。大自然中有种叫1/F的韵律,可以与我们的心跳合拍,

    所以我们漫步大自然时会觉得放松。有一次我去杭州做演讲,之前已经马不停蹄好久,非

   疲累,活动结束后,在永福寺走了一个多小时,满眼翠绿,整个人HIGH起来,下午再演

    讲时,我听到有人问,张老师几岁呀?怎么看起来跟一个小孩子似的在台上蹦蹦跳跳?其

    次是心灵的力量,听到并不理想的信息,不要想“我怎么这么倒霉”,而是“幸亏没有更

    糟”,或者“感谢某人某事让它没有变得更糟”,体内的荷尔蒙就开始调整,乐观和感恩

    的念头是正能量最快的启动方式。还有运动,促进血液循环,排除体内毒素,同时也会让

    身体内产生愉悦的荷尔蒙大幅增加。另外是冥想,过去十年心理学发现冥想是效果最好、

    最快的改善压力的途径。譬如早上起床和晚上睡觉前,做15-20分钟的冥想,它让我们体

    内很多生理指标改变,心跳放慢,专注力和创造力提升,我认识好多人每天早晚冥想二十

    分钟,四五个小时的睡眠就够了。其他则是一些要依赖外界的方式,譬如和有正能量的朋

    友交谈,读一些给你正能量的书等等。以我平时演讲得来的反馈,大多数人获得正能量的

    途径是简单的运动和朋友交谈以及阅读。最缺的是心灵力量,我们感恩和乐观的能力都不

    足。

 

 

    一个动作帮你获得正能量:

        1. 每天独处一段时间,哪怕只有20分钟,关闭手机、电脑,阅读、和自己聊天,或

    者冥想;

        2. 想三个值得感激的理由。譬如“感谢客户的迟到,我才有时间品味这么可口的提

    拉米苏”;

        3. 花三十分钟运动,做做瑜伽,或者只是简单地拉伸一下身体,无需去健身房,也

    许只是在你摆满毛绒玩具的床上,或者在客厅和卧室之间散散步,运动的人脸上,有不运

    动的人无法企及的光芒;

        4. 每天阅读,哪怕只是五页书。我推荐《人生不设限》,作者出生便没有四肢,却

    依然是强者。还有《遇见未知的自己》、《别为小事抓狂》以及《不抱怨的世界》;

        5. 列出你人生中非做不可的“待办事项”,而后开始一项项完成;

        6. 遇见小孩子,和她聊聊天,说说“BABY话”,如“好好玩呀”、“好好吃呀”,

    试试看,好像整个人都甜美起来;

        7. 清理微博关注,看正面的信息,不好的信息不评论也不转发。常做“心情环保”,

    有意识的管理大脑硬盘,明白什么东西才能应进入内心;

        8. 一个人旅行,重新思索你与世界的关系;

        9. 日行一善,哪怕是进了电梯,听到后面的脚步声,再按一下开门键;

        10. 对每天见到的陌生人,譬如打扫的阿姨、送水的小弟,看着他们的眼睛说一句

    “谢谢”。

     

 

 

  

*此文刊登于《嘉人》-2011年12月号

编辑:coral、郑妍、秦辛、摩一一、李怡畅、于丹(特约)撰文:康桥、莫离、无花

 

 

  

 

 

相关阅读:

2013张博士情商成长课程最新课程信息

张怡筠博士新浪微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