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不再“厚他人,薄家人”?
张怡筠

上次博文中提到为什么容易出现“亲密指数越高,情商指数越低”的现象,反响强烈,很多网友表示自己身上就有这种“厚他人而薄家人”的情况发生。
那么,该怎么做才能提升我们的“家庭情商”呢?
(一)四下无人,做我自己
前面曾提到过,会亏待家人的Ô因之一,是“活在家中,做我自己”的念头在作祟。所以当下的第一要务,就是修正这个乍看好似合理、其实荒谬不已的想法,万万不可回到家中做我自己,而采用“四下无人,做我自己”的哲学。
为什么呢?让我们先来谈谈,到底什么是“我”。
依据心理学大师佛洛伊德的看法,一个人基本上有三种不同的我。
其中之一是“本我”,就是最原始、最本能、最不加修饰的自我。例如我们饿了想吃,看到好东西想占为己有,不高兴时想发泄等等。这些人性中自私、贪婪的黑暗性格,都是“本我”的精彩内容。
另外一种我叫做“超我”,乃是社会期望我们做到的自己。举例面言,所有四维八德的古训,都是为了提醒你我,作为一个社会人,我们需要表现出来“超我”。所以,你要相信助人为快乐之本,你要尊重别人不同的看法,你也要有礼待人、不随便发飙,这些光明灿烂的人性优点,就是“超我”的架构。
然而,我们往往会在原始的“本我”,以及修饰的“超我”之间游荡,试着寻求一个平衡点,保有一些原始,但又不至于违背社会的期望,这时就产生了妥协的“自我”。
说了这么多,主要是想帮你厘清一个观念,当我们面对外人时,展现的是“超我”——经过修饰,能被认同的自己。而当我们面对家人时,往往想做的自己,是原始的“本我”——那个粗糙冲动、自私自利的自己,结果就造成“厚他人而薄家人”的惨状。
这下你也该同意,即使你渴望卸下面具,找回真实的自己,也千万不能一回到家中,当着亲人的面就让“本我”发威,否则连你都羞惭不敢相认的自己,就这么大大咧咧地展示给无辜的家人,绝对太残忍了些。
那,什么时候可以做自己? 给你个建议:四下无人,做我自己。
只要眼前还有人影,就请收好你的“本我”,起码的待客之道,也该是以“自我”现身。
等到一个人关起门来,四下无人,再请出“本我”的自己,大声唱、大声叫,或是用其他的方式来尽情宣泄。
请记得,只要有人,你就不该肆无忌惮的做自己。而不做自己,不是委屈自己,是为了尊重他人。
(二)变个脸让心情下班
许多人会不自觉地,把工作的情绪装在公文包中,一块儿带回家。所以进了门,当家人从你手中接过公文包,也就接收了各式各样的工作情绪。
不幸的是,多半的时候,这些情绪都是令人不悦的。
而当家人被我们的工作情绪所影响时,就成了被迁连的无辜受害者。
你亲爱的家人,当然应该得到更好的待遇。
很多人会说,这道理我也懂,可就是做不到,怎么办?
那是因为已忙昏头的你,忘记了应该每天做“变脸”练习了。
从职场换到家中,物理情境改变,心理情境也需要同步转变。换句话说,身体下了班,心情也得下班。
让心情下班的方法,请试试下面的变脸练习:
(1)回家途中,听听轻松愉快的音乐,并且不再想公事。
(2)到家时,先别急着进门,四处望望房子周遭及社区邻里,看看今天有无新鲜不同的改变(门前的树开花了,隔壁大楼正在举行活动)。
(3)做几个深呼吸,把工作压力带来的慌乱排除,以免不慎带入家门。
(4)或者,坐在车内,打开音响、关上车窗,大声地做个呻吟练习,“嗯”地呻吟起来。没错,就是要你无病呻吟一番,因为呻吟有助于横隔膜呼吸,放松的效果奇佳。
(5)同时,想想家人们今天的活动内容(自己另一半下午去看父母亲;小孩今天参加演讲比赛),待会儿一见面,你就知道该从哪儿打开话匣子了。
如此这般变脸后,让工作的状态归工作,家庭的状态归家庭,你就能两厢得意,为家庭创造一个幸福的氛围。
*此文节选自《幸福其实很简单》(作者:张怡筠;河北教育出版社)
相关阅读:
张博士“情商讲师培训”精品课程 热招中!
《张怡筠情商俱乐部》 会员火热招募中!
2009张博士青少年情商夏令营 热招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