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儿家开了一爿杂货小店,卖点针头线脑,火柴、蚊香什么的。父亲身体不好,现在,月儿就成了这爿杂货店的主人。
月儿是一个美丽、善良的姑娘,村里的小伙子私下里都说,谁能娶上月儿做媳妇,就是吃再大苦,受再大累也心甘。当然,月儿家这爿小杂货店也因月儿变的兴隆起来,村里那些小伙子,隔三差五地来小店买包香烟什么的,瞅着机会找月儿聊天,可月儿从没顾及这些,却越发沉默寡言起来,是呀,谁又能知道月儿的心事呢。
小麦抽穗的时候,一支部队驻进村子,听说,有一条什么光缆要通过这个村子。这支部队就是来安装光缆的。这不,以往平静的村子里一下子就热闹起来。
月儿家的杂货小店就离工地不远,每天,月儿看着这些战士忙碌着,看着他们排着队、唱着歌儿来到工地,喊着号子抬管子、夯地基,渐渐地喜欢上这些生龙活虎的战士们,也感觉生活渐渐有了生气,脸上也有了笑容。
工地战士们的午饭是由一个叫伟的小伙子送来。伟是部队炊事班的,也常常来小店买东西,一回生,两回熟,伟很快就和月儿一家混熟了。伟说部队的战士大都是北方人,对月儿娘烙的又香又脆的薄面饼赞不绝口,要跟月儿娘学着作,果然,这种薄面饼很受战士们欢迎。
开始那阵子,伟总是买了东西就走,现在一来小店,不是忙忙这,就是忙忙那,即便没啥事儿,也磨磨蹭蹭的。和月儿的话也越来越多,很多时候,总是月儿睁着好奇的眼睛静静地听着。两位年轻人似乎都从对方眼里读到了什么。
其实,月儿也说不清楚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每当伟来的时候,月儿都不敢注视他的眼睛,小伙子的眼里似乎有火,如果伟几天没来,月儿又觉得心里没着没落的。多少个夜晚,月儿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望着窗外皎洁的月亮,月儿问自己,这是为什么,有时候,想着想着,月儿竟羞红了脸,不好意思蒙着被子笑了起来,也许,月儿不愿让窗外的月亮也知道自己心中的秘密吧!
本来,这份朦胧的情感还深深地埋藏在两位年轻人心里,可村里人都传开了,说月儿和一个战士搞上了对象。
事情还是被部队知道了,部队是有严格的纪律的,不准许战士在服役期间谈恋爱,伟要调走。走的时候,月儿给伟烙了一挎包薄面饼,在村头的老槐树下,月儿看着伟渐渐消失在薄薄的晨雾中。
也许,分离对于月儿来说,只是多了一些牵挂,多了一份思念。月儿在信中告诉伟,今后的日子还长着呢,在部队里好好干,不要影响工作,等到胸前佩戴光荣花的时候,月儿就嫁给你。小伙子也告诉月儿,他非常想念那又香又脆的薄面饼,月儿说,今后,天天都给你烙薄面饼,让你吃个够。
铺设光缆的工作结束了,村子里驻的部队已经走了。
现在,月儿最高兴、最渴望的事儿,就是收到伟的来信,一遍、两遍的看不够,伟告诉月儿,他已经当上班长了,并且,还写了入党申请书……小伙子每一点消息,每一点进步,都搅动着月儿不平静的心。
田野里黄灿灿的油菜花煞是喜人,可月儿却心事重重,因为,月儿好长时间没收到伟的来信了。
可当再收到来信时,却是一封绝交信。小伙子在信中说,让月儿忘了他,他不配月儿,让月儿今后找一个好人家。月儿读不下去了,她无法相信这是真的,月儿拿定主意,一定要亲自去部队找伟。
月儿烙了好多薄面饼,上路了。
来到部队当战士们知道眼前的姑娘就是月儿时,大家一下子都默不做声了,这时,部队的指导员才说出事情的真相。原来,伟在一次新兵实弹掷投的训练中,为了战友的生命,奋不顾身地扑向燃烧的手榴弹……在整理伟的遗物时,发现了一封未发出的信,才知道伟和月儿的故事,知道月儿是一个好心的姑娘。怕月儿经受不住打击,大家商量来商量去,就模仿伟的笔迹,给月儿写了那封信……
月儿噙着泪说谢谢大家了,又说要伟的那封信留做纪念。随后,月儿拿出了薄面饼说,这是自己亲手做的,很好吃,说着说着,月儿哭了,战士们都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