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经济财经人民币升值热钱中国 |
分类: 世界秩序 |
一说到人民币升值,估计有很多人会紧张,甚至会特别紧张!特别是那些专业人士更紧张。因为人民币在目前形势下的升值,会引发出一系列的经济问题。而这些问题都不是小问题。
首先,人民币升值会让目前刚刚走势见好的外贸出口雪上加霜。因为人民币升值预示着中国出口商品的价格会持续上扬,我们的外贸顺差会逐步减少。其次,人民币升值会让民间投资动力减弱,并引起社会储蓄的居高不下。更重要的是,人民币升值会让国际热钱再次进入中国兴风作浪,并在这些热钱撤离后留下一大堆负面的事端。
现在问题的关键是,人民币究竟会不会升值?何时升值?升值概率有多大?
国际社会有一个特别令人费解的观点,认为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亚洲国家特别是中国的高储蓄引起。持这种的观点的代表人物,就是现任美联储的主席伯南克。即使不作为美联储的主席,就单单作为一个重要的宏观经济学家,他的观点也很值得我们重视。在金融危机初期,这样的观点夹杂在各种危机的应对措施之中,或许被认为是西方社会为金融危机杜撰的一个说辞。但随着全球最坏的时刻的过去,在世界经济复苏的前夜,依然认为中国是引起全球经济不平衡的主要因素,并且在数周前召开的G20峰会上隐隐约约指出来,然后在接下来的一些重要场合,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都不约而同地指出,人民币币值明显地存在低估的现象,这就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市场把美国人的这种表态理解为西方国家逼迫人民币升值的一个重要信号。于是,国际热钱突然开始悄悄地再次涌入中国,跟过去一样的手法和途径,为了一赌人民币的升值。
从国内的情况来看,2009年宽松的货币政策预期基本实现。实现全年保八的目标基本无忧。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政府虽然不会很快“退出”,但适度控制信贷规模不仅在说而且也在做。但很显然,这样做的结果很可能会引起通货膨胀的问题发杂化。昨天的国务院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把管理好通胀预期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就充分说明通胀问题的严重性。如果仅仅是控制信贷节奏,一般的行政手段就能见效。如果一旦通货膨胀的形势复杂化,加息就成为必然的政策选择。况且,澳大利亚之前的率先加息,并促使澳元的大幅度走强已经成为西方国家加息的第一步。而美联储多次表态都在预示美元的加息也是在半年一年之内的事情。在这样的背景下,人民币的加息很可能会进入新一轮周期。如果是这样,那么,人民币的升值就成为不可逆转之事。
专家的担心主要是基于日本的教训。西方五国于1985年迫使日元升值的广场协议,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课题。在日元大幅升值4年后的1989年,日本经济的泡沫破裂,陷入了10年的衰退。中国的专家在人民币这一轮的升值面前,也在担心同样的问题在中国发生。害怕人民币的升值让热钱再一次人为地抬高中国的资产价格,在未来的这些资产泡沫破灭之前撤退走人,把一个衰退的经济局面留给中国的未来。
实际上,担心这种局面的发生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样一种不可能改变的局面下,如何积极应对和有效利用这次人民升值的机遇,才是核心。这里着重厘清两个问题,一个是人民币升值是不是必然要发生的事情?另一个问题是人民币升值的好处在哪里?
从必然性来看,由于全球经融危机所引起的新的全球经济格局下,新兴市场的变化成了一个重要的因素。金砖四国中的印度由于人口和中国一样的多,所以很容易成为新的全球制造业中心。不仅因为全球制造业需要廉价的劳动力,更重要的是因为美国政府在未来要发行的10亿国债,需要一个大的买主。日本在作为美国最大债权国的时候,是第一买主。最近三十年中国是地二买主(目前中国是美国国债的全球第一购买人)。接下来,印度的发展必将任然不会脱离美元的结算体系。如果用美元结算,印度的顺差也会顺理成章地购买美国的国债。这就是美国支持印度,印度依靠美国的主要因素。这样的局面即将发生而且正在发生。
本人有幸在今年元旦拜访了香港经济热报社的副社长石镜泉先生,我们在讨论印度问题的看法上是惊人地一致。他希望我把我的观点写成一本书,在香港经济出版社出版。由于我的工作太忙,所以答应了但迟迟未能付稿。主要原因在于印度崛起的话题对很多人来说接受起来还不是很愿意。所以,在我发表这个观点之后,很多人都会问一个相同的问题,那我们怎么办?我说,很简单啊,我们把人民币借给印度人,让他们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候,给我们创造高于国内平均水平的固定收益,甚至可以在10%以上,何乐而不为?但要做到这一点,我们还要克服两个问题。一个是人民币的国际化问题,香港就是一个不错的码头。另一个就是印度人在发展的过程中愿意借中国的钱而不是借日本的钱。这是个竞争问题。否则,印度的发展对于中国就不是什么好事。
所以,这样来看,人民币既然要升值,那么,我们就在做好内需增长的同时,充分考虑人民币的国际化,积极推进人民币的国际结算,让我们有机会把人民币投出去,才能够对冲升值带来的风险。
这似乎是一个巨大的课题,本人抛砖,意在引玉。就此话题,多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