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骄傲的黄金能否低下高昂的头颅?

(2009-02-16 12:42:07)
标签:

财经

证券

金融晰

黄金价格

巴马

分类: 期货分析

                                                                

             骄傲的黄金能否低下高昂的头颅?

               (国际黄金价格最新走势周线图,两次双击看大图  2009/02/16)

                                                                   

——近日《理财周刊》专稿

 

自全球金融危机肆虐以来,黄金是全球唯一重返金融危机之前价格水平的投资品种。这种耀眼的走势,令全球投资者在近期纷纷看多黄金,并且预测出了更加诱人的价格空间。有预测1000美元以上的,有说看到1500美元的,也有说更高价格的。于是,很多投资者很想知道,黄金的走势究竟会如何?目前看上去走势骄傲的黄金,能否低下高昂的头颅?

 

我们知道,去年下半年以来,全球各种商品价格大幅度下跌,跌幅超过50%以上的品种比比皆是。可是,就在这种时候,有两个品种,却一前一后,率先走出了独立的上涨行情。前者是美元,后者是黄金。美元的反弹走势是从2008年的7月16日开始的。并且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程度而走强。到目前为止,累计涨幅已经超过20%以上。按常理来说,美国爆发金融危机,美元贬值才对,怎么反而上涨了呢?

 

要想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得从黄金和美元的关系谈起。

 

由于在过去的40年中,黄金和美元的走势,基本上是按照一个相反的方式在运行。也就是说,美元上涨,黄金下跌;黄金上涨,美元下跌。虽然这种情况在历史上也有例外,但整体上来看,这种局面一直维持到了2009年的1月中旬。从2009年奥巴马总统上台以来,黄金走势和美元走势开始变化,并且走势基本相同而不是相反。这究竟发是为什么呢?答案或许很简单。

 

由于奥巴马的各项刺激经济的政策正在逐步落实,所以,美元开始走强成为必然。但是,由于这次金融危机是百年不遇,很多人对于全球经济能否快速恢复心存疑虑,尤其对于美元走强并不看好。人们的这种恐慌心理导致国际投机资金在美元走势即使强势的时候也无所适从,只好选择黄金作为避险工具。因此,在奥巴马上台之后,美元虽然走出了非常稳健的行情,但是很多投机者还是选择了黄金来避险。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就在10天以前,在国际投机资金的推动下,伦敦黄金现货价格终于摆脱900美元/盎司的束缚,向上寻求更大的空间。作为黄金市场的主力军,黄金ETF(上市交易基金)的表现非常活跃,全球最大的黄金ETF——SPDR Gold Trust当天增持了40.37吨黄金,总持仓量升至935.03吨,价值总计281.97亿美元。

 

于是,随着国际黄金价格逼近2008年7月初的1000美元高点以来,市场看多气氛非常浓厚!但这种趋势能维持多久,是我们研究和关注的重点。所以,判断黄金的未来走势,我们仍然需要从美元的走势入手,从全球金融危机何时结束入手,从黄金的避险功能入手,才能看清楚黄金价格未来的趋势。

 

从美元的近期走势来看,由于美国政府的一系列举措正在推出和实施之中,美元走势在奥巴马的政策背景下,长期走好的因素基本具备。如果美元能够走强,金融危机的结束也就为期不远。而在投资领域,如果一旦金融危机能够结束成为一种能够确定的预期,那么,即使全球经济短期不能回暖,也会让黄金的避险功能大幅下降。因此,全球金融危机能否结束主要取决于是否还有更大的危机发生。从目前的各种迹象表明,全球金融危机能够结束的预期基本能够成立。而美元的走强取决于国际投机资金能否入场,这种可能正在被美元近期的强劲走势所证明。而如果一旦市场发现金融危机能够结束,美元市场继续走强,那么,避险资金就会马上撤离黄金市场,进而转入美元市场来寻求利润。

 

所以,黄金价格近期走强,是一种暂时的特殊想象。长期来看,支持黄金价格走强的主要因素都会发生重大的变化。因此,黄金在近期形成头部的可能性很大,并且会有很长一段时间的回调要求!也就是说,黄金价格的走势和金融危机的好坏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关系!如果说金融危机的最坏时刻已经过去,那么黄金价格的最好时期也就过去了!这也是很多朋友在看待黄金问题上的分歧原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