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编辑的基本素质与策划编辑的10种能力——讲话提纲

(2013-10-31 08:19:48)
标签:

编辑

基本功

策划能力

文化

分类: 演讲稿

 这是我昨天在全社编辑培训大会上的讲话提纲,也是我在上海讲座中的一个部分,挂出来与大家共享交流。

 

 

                       编辑的基本素质与策划编辑的10种能力

 

一、编辑的基本素质

     一是责任感——阵地意识、把关意识

     把关不仅为党和国家把关,也要为清华这个平台把关

     执行规范的问题,不能前面自己不重视,到了后面系统上走不下去了,就把责任推到系统和管理上去,这也是一中责任感的问题。比如签一个合同,条款的仔细斟酌,需要的时候应该交法务部门会审。前后矛盾今后必定出现纠纷。

     二是基本功

    分析判断能力、理论水准,尤其是文字的基本功

    要养成职业敏感

    编辑含量问题直接关系质量问题

    三是工作作风——脚踏实地    

    策划稿子实,编辑加工要实

    不能只顾效益,不顾质量(该不该出,能不能出,出版水准,价值取向,健康性)

    不能只顾周期,不顾质量

   (编辑工作量和校对工作量都是有极限的,我们不能违背编辑规律)

                                         

 

 二、策划编辑的10种能力

 

    1、发现能力——敏感捕捉

    来自于积累:生活的积累、资源的积累、经验的积累。

    选题策划需要灵感,有的时候或许就是在一刹那之间的一种发现、一种联想、一种思路,但是,无论是发现,还是联想、思路,均来自于生活的积累、观察的积累、思考的积累、经验的积累,这种积累由量的积聚逐步达到质的裂变,这个就是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而这种飞跃,需要催化剂,这个恐怕就是激情。很难想象没有激情的人在选题策划中会产生灵感。这种激情与积累一旦结合,灵感就产生了。而积累的过程与灵感的产生,前提都是对自己工作的认同、热衷,

 

    2、分析能力——去伪存真 

    需要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准,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这个需要学习、需要调查研究。

    对于书稿的主题、主旨要加以分析;

    对书稿中部分与整体的辨证关系要学会分析(有时某一点或某一篇本身也许没有问题,或者全书单篇都没有问题,但是放在一起就有问题了,出现一个导向问题了);

                             

    3、组织能力——统筹兼顾

    组织选题的能力,组织作者的能力,尤其是套书丛书

    作者的组织、编写要求的统一、编辑流程的组织、各类营销活动的组织

 

    4、沟通能力——知己知彼

    策划者与作者的相互沟通,让作者心甘情愿地戴着你给的镣铐跳舞

    成功的策划者,选择与组织的队伍虽然是志同道合的,但是由于各自身份的不同,选取的角度也会不同,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产生分歧意见,在许多问题上产生矛盾与碰撞。优秀的策划者往往能化解这种矛盾,将自己的意图灌输给作者,融入作者的自觉行动中,激发出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从职业心理学的角度去研究,我们可以发现策划者与写作者的职业心理其中的异同以及策划者在处理与作者的关系中应侧重的方面。

    一般都清楚,作为写作者的职业心理,首先是具有作品发表的强我们烈愿望,让自己的作品见诸于世,是写作者的一大快事,自当不用细说;其次是创新的愿望,发表自己的见解,超越别人,创造性地发展别人的观点,以自己的作品去填补空白或作通说纠正,这是写作者(当然剽窃者除外)的主观追求目标之一;第三是得到社会认同的愿望,能引起社会的强烈的反响,获得读者和评论界的肯定和表扬,使自己艰苦劳动的成果价值得以实现。正是这三种职业心理的表现与策划者恰恰是吻合的。作为一个追求成功的策划者,他总是希望自己策划的图书走向市场,并显示出其独创性,获得社会的好评,走俏市场,这应该是策划者不懈追求的最终目标。

    由此可知,两者的交融是必然的,问题出在第四种职业心理上,处理不当往往会引起碰撞,乃至产生分歧,这就是写作者要求自由写作的愿望与策划者要求贯彻自己的策划意图的强烈愿望之间的矛盾。要处理好这一矛盾,就必须强调沟通。策划者选定作者后,必须要不断注意沟通,让作者在动笔前就对策划者的意图得以领会,从选题意向、总体设想、篇章结构乃至语言表达、读者对象的要求,均应让作者知晓。这样,作者了解和领会了策划者的意图后,将策划者的创造性意图融入到自己的创造性中去,虽然他还是在“戴着镣铐跳舞”,但因为已经历了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转变,“戴着镣铐跳舞”跳的舞也会很生动,甚至是别开生面的。
    沟通交融的过程,其实质就是策划编辑提前介入的过程。编辑提前介入,在策划意识不断加强的今天的出版界,已越来越成为一种共识,因为它有助于书稿质量的不断提高、策划者意图的准确体现乃至图书编辑加工的顺利进行。我策划《中国丝绸通史》、“现代出版学丛书”、“中华锦绣丛书(第一辑)”的过程,其实也是让作者“戴者镣铐跳舞”的过程,它们的成功也足以说明了选题策划编辑要学会与作者一起“戴着镣铐跳舞”,也可以叫做“戴着镣铐共舞”。

    我想,让作者“带着镣铐跳舞”就是区别是否是真正意义上的策划而不是组稿乃至于拉稿的重要标志。

 

    5、加工能力——画龙点睛

    文字的基本功、提高编辑含量

    比如书名的命名、内容提要的提炼、广告语的提炼

 

    6、设计能力——锦上添花

    版式、封面的设计

    字体、字号、插图的设计

    宣传文案与活动的设计

 

    7、计算能力——成本核算

    核算成本、确定定价

    盈利点的计算

    印量的测算与控制、周转率的关注

 

    8、推广能力——响鼓重锤

    了解读者,了解终端消费者的心理

    抓住合适的时机

    不同的宣传推广的手段与渠道

 

    9、写作能力——老王卖瓜

    书评、书讯

    策划手记

    写作论文,研究些问题

 

    10、技术运用能力——与时俱进

    新技术、新媒体的利用

    在收集资料,选题论证、市场调研等环节

    编辑加工时善于运用网络

    营销时善于运用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