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圆心 半径  圆辐——选题策划小议二

(2011-03-24 07:49:51)
标签:

选题策划

圆心

半径

圆辐

定位

杂谈

分类: 杂感

                          圆心 半径  圆辐

                           ——选题策划小议二

 

    在今天的出版业,大到一个国家的出版业,小到一个出版企业,图书结构失衡的问题一直是一个始终困扰着出版人的痛。严重依赖教材教辅、合作包销,跟风出版,重复出版,绝大多数的出版社,真正能够在市场上得以流通的图书几乎占不到百分之十五,能够在市场上独领风骚的图书则更是凤毛麟角。这就是一个缺乏发展战略的问题。国家有国家的发展战略,一个社有一个社的发展战略。作为一个出版文化企业,必须要有自己的发展战略规划,有近期的,有中期的,有远期的。有了这样的发展规划,出版社的发展才有目标,编辑的一切活动也就有了明确的意图。作为一个社长、总编,就应该根据自己出版社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自己出版社发展的战略蓝图,这是一个必须的工作,是头等大事。

    其次,则是选题策划的问题。我们现在绝大多数的出版社几乎都有了策划编辑部,有了不少的策划编辑,可仔细调查可以发现,我们现在所说的策划,充其量不过是拉稿子,说得好听一些是组稿。因为选题的主动权不在自己手里,所以无法实现选题结构的优化也是在常理之中。

    选题策划有一个定位的问题。所谓定位,实际上就是一个专业化的问题。要优化一个出版社的图书结构,除了要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战略发展规划,其次就是要强调专业化的问题。强调专业化的发展,实际上就要求我们无论是出版社也好、编辑部也好还是编辑个体,都要认准、选准自己的一个发展圆心,然后根据自己的专业背景、专业发展兴趣和能力,确定自己的发展半径,在这样的基础上形成的圆辐则就是自己发展的领域,就是自己的能力能够达到的势力范围。

    圆心必须相对稳定,才能画出自己的圆辐。如果圆心在不停的移动之中,圆辐是无法形成的。这个圆心就是自己的专业背景,半径就是自己的能力轮距,圆辐就是自己战略发展规划的蓝图。要稳定圆心,就必须学会舍弃,必须拿得起、放得下,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只有这样才可能形成一个稳定的圆心。可我们有许多同志,总是不愿放弃那种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游击战的战术,总是认为“我们不做,别人会去做的”,从而不愿放弃自己眼前的蝇头小利,小农意识在自己头脑里挥之不去。试问,在这种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情况下,出版社的特色又如何形成?图书结构的优化又如何实现?正如有一年全国高考的语文试卷中的作文题《挖井》一样,不停地挖,但因为没有见水就又重新换地方再开挖,结果一事无成。我们的图书结构的优化、特色的形成不也是一样的道理?只有在自己认准的领域,不停地劳作,辛勤地耕耘,经过长期的积累,特色也就自然形成了,图书结构也就自然得以优化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