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出版观
一个真正的出版人,应该有自己的职业追求,应该有自己的出版理念。书比人长寿,应该是每一个编辑,每一个出版人矢志不移的追求!
出版要有特色
大学出版社由其依托高等学校的特点决定了她的发展之路必须走特色化专业化的发展之路,以其无可替代的品牌产品在中国出版业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树立特色和品牌应该成为大学社发展模式的核心内容。可以这样说,专业化是特色化的基础,特色化是专业化的深入发展;品牌的出现就是特色化发展的极致,是特色化的标志物。专业化将是以后中国大学出版社中绝大部分社的发展之路,惟有在“专”字上做文章,才可能在集团、地方保护的双重夹击下得以生存发展。
图书要有品位
笔者以为,所谓“文化品位”,一定包括了内容的创新性、价值的积极性、形式的健康性三个方面,所谓文化品位的高低,一定就是在这三个方面的程度的高低。自主创新,是出版物的灵魂,原创是出版物文化品位衡量标准的重要内涵;而社会价值的积极性,则是文化品位评判标准的基础条件,出版实践告诉我们,一本好书,无论是社会效益,还是经济效益,它们的共同点都是必须具有文化品位。文化品位是出版物和出版业效益核心价值的体现,这应该是一个不争的评判标准。
编辑要有思想
编辑思想,不等于编辑的思想。编辑思想应该是一个出版社基于自己的选题资源、编辑力量、作者队伍乃至营销方略的逐步积累而形成的用于指导图书选题和图书结构不断优化的出版理念的集中体现。这是一种在编辑实践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价值倾向和理念结构,也是一种富有实践性和实践价值的理念体系。一个出版社成熟与否,有无相对成熟的编辑思想应该是一个主要的标准。编辑思想,主要就是一个出版社领导班子的思想,就是社长总编辑的思想。因此社长总编的理念、素质乃至能力将决定一个社形成何种类型的编辑思想。形成先进的编辑思想,提升我们的出版理念,是我们在后改制时代的重要课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