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中国出版业发表的言论回顾(四)
10、由此可见,民营书店在今天的图书市场已经有了不可替代的位置。展望未来的中国图书市场,随着开放程度的提高。这支突起的“异军”将更具活力,作为国有书业如何在竞争的同时,放下架子,与其优势互补,加强合作,乃至组建“三跨”的真正意义上的发行中盘,在与国际出版业抗衡的同时,积累实力与经验,进军国际图书市场,发扬光大中华民族文化,将是近阶段的重要话题。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的民营书业在自重自律、重塑形象、科学运作、规范管理的过程中,将会成为中国图书市场的主角之一。
——原载《大学出版》2001年第12期
11、此外,支付方式的陈旧与配送体系的落后,都构成了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困扰着整个行业的发展。同时,尽管网上书店具有存书量大的优势,但实际上它又无法实现全库存的销售,整个网站在物流配送上无法做到高效便捷,这又反过来影响了网站的声誉,加上网站运行效率低下,成本控制不当,资金缺口将成为新的发展瓶颈,还款压力增大,整个行业生存活动的空间将更加狭小。被视为网络书店“三架马车”的标志性网站博库近期的崩盘便是明证。可以这样说,中国的网络书业目前正面临着更加黯淡的现实。当然,我们衷心希望网络书业能尽快走出困境,因为这毕竟有利于中国图书发行市场,有利于成千上万的最终消费者。
——原载《大学出版》2001年第12期
12、外国人的真正目标是中国的出版领域。洋人懂得,只有通过出版的参与,才可能抓住中国图书市场的命脉,他们看中的是我们目前尚不可能开放的一块,外资正是企图通过零售业与批发业的逐步渗透,站住阵脚,而真正的注意力则放在出版业上。德国的贝塔斯曼书友会的运作便是一例,他们并不指望在图书发行上获取利润或者干脆准备赔本,其真正的目的是以各种手段向我国的出版领域渗透。他们可以以高价向国内作者约稿争夺优秀出版资源,以合作出版的名义变相提高版税争夺优秀作者,然后以读书俱乐部的形式来销售畅销书。他们决不会仅仅来中国推销洋货,更重要的是采取就地取材的方法,使他们销售的产品本土化,这是应该引起我们重视的。
——原载《大学出版》2001年第12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