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中国文化报记者问
(2008-07-14 15:34:39)
标签:
爱在中国行贝塔斯曼关闭水土不服采访杂谈 |
分类: 学术——市场营销论 |
吴老师您好,
1、近日贝塔斯曼关闭了在中国的36家门店,您认为是什么造成了贝塔斯曼目前的局面?
2、怎么看贝塔斯曼书友会模式的水土不服?
3、有人预测,这一举动意味着贝塔斯曼将逐渐退出中国书业,即其书友会和网上书店等业务也会终止,您认为呢?
4、贝塔斯曼的出局,对整个中国的传统图书零售行业是否具有警示意义?
中国文化报记者
答:
1、我在2001年12月发表的《谁持彩练当空舞》一文中曾经这样说过:“由于国内新华书店这种超大型的国有企业的存在,有实力的民营企业正在趋向联合,中国图书发行市场竞争已相当激烈,进入的门槛已很高。尤其在零售业,中国幅员辽阔,物流配送体系却十分落后,外国书业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在零售上与中国企业比拼,精明的外国人懂得由于语言、地域等种种不利因素,如果在零售业上与中国书业比拼,成本太高效果却不一定好。”贝塔斯曼在中国大陆设立门店其实本来是失策的,中国图书零售业的门槛已经很高了,在这个领域与中国的书业比拼确实是不明智的。所以36家门店的关闭我以为是正常的,在我的预料之中,7年前我就作出了这样的判断。
2、不应该说书友会水土不服,应该说书友会是一种培养读者的很好的形式,贝塔斯曼在这个问题上是有成功经验可以总结的,问题的关键他们的决策不应该把视野放在书业的下游,也就是开设零售门店,应该往上游走,在目前政策许可的范围里与大陆的出版社进行项目的合作,逐步在编辑出版领域里去生根。书友会只是一种中介,关键是利用书友会去怎样做。
3、预测贝塔斯曼将逐渐退出中国书业我觉得为时过早,它只是把他们并不擅长的门店关了,但是它多少年来在中国大陆创立的书友会的品牌不会轻易放弃的,网上书店我以为他们至少目前也不会放弃的。他们收缩了零售门店,会考虑在新的领域里重新出击的。要是征求我的意见,我将建议他们物色几家有特色的目前发展不是十分好的出版社,先进行合作出版,甚至可以作为他们的分社、出版公司,在中国大陆出版的上游试水,因为中国出版领域的逐步放开是发展趋势。只有在出版的上游逐步站住了,才有可能谈发展。
4、贝塔斯曼不能叫出局,只是门店的关闭,对中国的零售行业我以为没有多少警示意义,如果说有的话,那就是预示着中国的图书发行业将进一步重视出版的上游领域,目前已经有不少发行集团设立了出版部,在出版领域里试图占领一席之地,以后他们将更加重视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