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俭、务实、人性化
——法兰克福书展的感受
号称世界出版业最大的书展——法兰克福书展每年都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出版人和书商,去年的58届法兰克福书展吸引了来自111个国家和地区的7000多家出版商参加,书展成了世界各国出版商、经销商以及图书馆采购人员洽谈出版业务、版权贸易以及展书订书的大型交易会,被人誉为“万国图书馆”。无论是历史、规模、影响都使法兰克福书展无可争议地成了出版人和书商淘金与淘宝、交易与交流、搏奕与整合最理想的场所。
参加过法兰克福书展的人都会明显地感觉它与中国书展的差异。笔者参加过法兰克福书展、美国芝加哥书展、法国巴黎的书展,虽然由于语言的障碍,笔者不可能深入地去调查研究十分深层的东西,但是给笔者还是留下了三个方面的印象。其一是节俭。在法兰克福书展的展馆外面,除了会旗在空中猎猎作响,要不是来自世界各地不同肤色的人们在展馆进进出出,我们几乎感觉不出展馆内正在举办世界最大的图书博览会;在展馆里面,一个个展位朴素整洁,素面朝天,几乎没有进行太多的重新装饰,有的是不少用图书堆砌起来的各种模型;书目、订单整齐地码放在桌子上,决没有遍地乱丢的书目定单以及单页广告,保护资源、保护环境的理念处处能够得以体现。其二是务实。节俭的实质是务实,在法兰克福书展上,无论是来自世界的哪个角落,无论是出版商还是经销商,来到这里,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为书而来,见面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讨论图书的优劣,交流图书出版的理念和经验。大家都是直奔主题,没有多余的繁文缛节,没有多余的寒暄客套,见面、讨论、看样、订货交易,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其三,人性化。展馆里没有嘈杂的音响,没有大声喧哗,也没有五颜六色的悬挂广告;摊位前有的是一个咖啡壶,见面交谈,一杯浓浓的咖啡,咖啡香与书香糅合在一起让人陶醉;一群群小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在摊位前席地而坐,听着出版人低声的讲解。免费的茶水、清晰的路标、热情的服务,给书市创造了一种极其人性化的舒适环境。
笔者虽然由于语言和时间的局限,不可能深入去了解各国出版的具体状况,但是这里已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在我们的国家,无论是书市,还是订货会、书展,几乎无一例外地热闹非凡,像传统的赶大集一样。展场外气球飘动、横幅悬挂、红旗飘扬,充气的拱门、书模广告触目皆是;展馆内,精装、特装的展位争奇斗艳,上至屋顶,下至地板,装饰之豪华几可与宾馆相比美,甚至出现过斥资50万装修摊位真实案例,特装的“贵宾室”在展位是那样的显眼;摊位前茗茶品酒的、载歌载舞的、电视播放的、现场演示的、吹拉弹唱的,“十八般武艺”无奇不有,在展馆内一一演绎。殊不知少则两三天,多则三五天的展示、订货活动造成了多大的浪费,在那几天里,也许拣废纸的是直接的最大受益者。资金的浪费、资源的浪费、环境的保护都值得我们出版人深思。尤其是透过这种喧嚣嘈杂的现象,与法兰克福书展等国际书业展会比较,我们是否可以发现中国出版业与国际出版业差距中的一些实质性问题?
摈弃浮躁,求真务实——应该是我们中国出版业不断追求的目标。
(本文是应某业内一国家级媒体之约为北京图书国际博览会而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