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象比较忙乱,手头一篇东西已经耽搁多时还没有成文,不能再给自己找借口了,应该要尽快完稿,人的惰性啊! 又到了一年一度学生即将离校的时候了,把去年这个时候写的一篇东东重挂于此,一者也算给我的园地拔拔草(给自己的惰性化个妆,呵呵),一方面也是抒发自己目前的情感
。
说
老
最近,也不知是为什么,老——我是不是老了——的念头老在我头脑里转。多少年来,我很少考虑过这个问题,难道我真的老啦?我还真的琢磨了一番。
说年龄,还真的不能算年轻了,教龄37年了,在别人有这样的教龄时也许早已经退休了,可我还得努力一阵子才可以达标呢。
论资历,是真的蛮老了。我的小女在读博士,更重要的是已经成家了;我的学生,在省市担任领导的、在高校中学担任校长的、做教授博导的也为数不少;论辈分,我更是极高极高的了,在老家,30年前回家,就有六七十岁的老人规规矩矩地让在路边招呼我“叔叔你回来了”;在学校,那还真的有些弄不清楚了,反正吃饭时,不能论这个,否则也许差的不是两三辈,我的学生因此常常很得意,讲台上的老师,在非正式场合也许成了师兄,甚至是师侄!
那么,我真的老了?可心中还是说服不了自己。论观念,觉得在我身边的有些年轻人好像与我还差一段距离,就说电脑吧,我已经使用了10年啦,外出开会,我已经习惯了电脑记录了,在这里经常写写博客也是一证;在分析出版大势、发展等问题上,在出版界我也有了点小名气,比较的超前,连当今出版界的最高领导对我的评价也是“他很敢讲话的”。
论反应,觉得自己根本还没有迟钝一说。对新事物的反应,已经体现在观念上了,在身体、动作的反应上,打起球来,那些比我年轻10岁的也许救不起来的球我却能够救起,也许是一个最好的说明;在心态上也从没有感觉自己年龄的问题,而且与一些年轻的小朋友好象也很投机,游泳的时候,时不时还与年轻人比一段。
论精力,我给人的感觉好象是一架上足发条的机器,从不知疲倦,一年到头,从不请一天病假,每天总是第一个到办公室,打扫卫生、打开水,一应杂务,我从不要勤杂工代劳;单位每年的迎新活动拔河比赛上,我一直是“主力运动员”;一年中到处出差、开会,根本不觉得旅途劳顿,赶起紧急任务时可以连续多少天在电脑前每天工作十三、四小时,难怪一批年轻人评价我永远给人的感觉是充满活力——这肯定是溢美之词——我不会自信到自欺欺人的地步。但是每天早上到办公室打扫卫生时确实觉得精力很充沛似的!
久思不得其解。今天早上在开车途中突然明白,应该是看着自己又一批弟子踏上社会而触动了久藏心中的潜台词。是的,带的本科生、专科生乃至中学生已经无法统计,就研究生弟子,10来年来,心中盘算可能吃起饭来已经有5桌了,看着又一届的弟子离开学校,心中的不舍触动了自己的另类想法。近年来,进来的学生在我的眼里越来越小了,比我的小女还小得多,所以除了讲台上的那种关系,常常还有一种大人看孩子的感觉。也许因为这样,所以,我的学生除了在课堂上、在谈学业的时候,一个个在我面前是十分的紧张拘谨;可在平时、在饭桌上、在茶室里一个个在我面前就表现得不一样了,甚至在发短信时还敢调侃我呢!我知道,他们了解我的为人,我特别信奉冰心老人的“爱的哲学”,师生关系首先是朋友关系!正因为这样,所以,近年来,看着一届届弟子的离去,竟然开始产生一种不舍的感觉了。
由此我明白了,我真的是在“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