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说湘菜17新化三大碗
(2020-05-29 15:20:11)闲说湘菜17 新化三大碗
只要提起新化菜,必然想到三大碗或是五大碗,美滋滋的三合汤,总会让人回味无穷。
新化县在湘中腹地,与湖南另外一个大县安化相邻,古称“梅山”。这里民风淳朴,保留了典型的湖湘文化特色。这里过去属于三苗之地,熙宁五年,梅山正式归附北宋中央王朝。北宋在梅山建筑二邑,上梅山筑一邑,命名“新化”,取“王化之新地”之意;下梅山筑一邑,命名“安化”,取“人安德化”之意。
新化人性格彪悍耿直,饮食习惯最有古代湖南范儿,喜欢吃麻辣,虽然麻辣但不像四川菜,花椒还加山胡椒。四川人大多是湖广填过去的,我怀疑他们习惯于吃麻辣食物,就是从新化这里传过去的,经过很多很多年,才改良成现在四川味。梅山口味,辣重于麻,辣得食客心窝子痛,一滴滴的辣椒红油,可以让人感觉温暖到直冒汗。吃米粉,新化人也要用泡麻辣豆腐的辣椒水做汤,吃起来又香又辣又鲜。到饭店吃饭,即便是点了菜单上看似非常清淡的菜,端上来还是辣味十足的。
新化饮食独具特色,自成一家。凡菜肴,新化厨师十八般武艺精雕细琢后,让人味蕾大动,满嘴留香。新化三合汤、穇子粑蒸鸡、农夫河鱼三道菜肴组成的“新化三大碗”更是让人欲罢不能。
穇子粑蒸鸡是新化三大碗中的另一道菜肴。穇子粑蒸鸡不但肉质细嫩、回味无穷,同时有滋阴养胃、利水消肿的功效。穇子是一种杂粮,营养价值很高。内含丰富的维生素和微量矿物质。穇子一般的食用方法是做成粑粑吃。新化有句俗话说道:“冒上过高山,不晓得平地,冒呷过穇子粑,不晓得粗细。”意思就是说,穇子粑吃起来感觉特别的粗。将穇子磨成粉用水和好,做成食指和大拇指环成圈一样大小的粑,约三寸厚,共9个。“九”谐“久”,‘鸡’谐‘吉’,暗合“吉祥久久”。也可数量随意,加入糯米粉味道更佳。粑粑上笼蒸熟或油炸至脆黄待用。选一公斤重的新鲜鸡,退毛去内脏,切成两指宽的鸡块,放入油锅,武火炒去鸡中的水份,放适量盐和姜片,文火炒至鸡皮带黄,放少许白胡椒粉,出锅。再找一个广口紫砂碗,鸡一半放碗底,一半放碗上,中间放穇子粑,再在上面放一层鸡块,这样可以使穇子和鸡的香气共融。若粑放碗底,会粘碗。装碗放入高压锅中蒸,上大汽后9分钟左右即可取出食用。
农夫河鱼做法貌似川菜水煮鱼,其味却远胜于水煮鱼。挑选鲟鱼为材料,用密制高汤烹制而成,香醇可口,乡土风味浓厚。厨师在做菜的时候,跟一般的水煮鱼步骤一样,油锅里加水,放入调料,将洗净的鲜鱼再放入,再加上一些配料煮,出锅前加点胡椒粉或山胡椒粉提味。这道鱼在煮的时候,加入了淮山粉丝一起煮,吃起来挺有嚼头。这是绝活,淮山粉丝和调料放进去之后,这道菜就与众不同了。火候也得好好掌握,不能急火猛攻,不然做出的鱼不会那么的细腻。农夫河鱼肉质细腻,营养价值高,鱼肉吃入口中,爽滑而且非常的嫩,乳白色的汤汁泛有淡黄的油光,喝起来很鲜很香。
除三大碗外,还有另外两大碗,加起来就是五大碗。
雷打鸭也称鸭子粑,结合了辣椒与米粉肉的优点,准确地说,应该是米粉鸭。将炒熟的米磨成粉,把鸭肉砍碎成细粒,拌均匀,放盐在坛子里腌一段时间。食客吃时,先炒熟,后加水,和成灰黄色米粉糊糊,煎去水分,灰黄色米糊粑粑上桌,嫩鸭香飘溢。夹起来吃,感觉到米粉糊带着一点微酸,又有糯性和软韧。糊糊里有辣椒,是砍碎的白辣椒,炒时下点红辣椒末。嚼时感觉不到肉腻,只是满口肉香及一些细小的鸭肉骨头,用牙齿慢慢地琢磨,有着很好的玩味。这道菜的关键处,在不弃鸭骨,骨髓原是至味,如此“敲骨吸髓”的食法,可谓尽得精华了。
白溪水豆腐,色泽洁白,质地细嫩,久煮不散,鲜美可口,享有“走遍天下路,白溪水豆腐”美誉。白溪豆腐好,与水质特佳有关。相传清乾隆皇帝游江南,途经白溪镇,吃了水豆腐,啧啧称赞。乾隆当然没有道过新化,后人编撰附会而已。当地人告知:白溪河畔的八仙街上有口水井,里面有条龙,经常喷出“龙涎”,碧彻透亮,喝之清凉爽口,与众水不同。乾隆当即赐名“金殿井”,也是附会之说。但白沙溪井水煮豆腐,确是美妙绝伦。白溪水豆腐是取井水制作而成的。许多外地人曾慕名前来新化学艺,回去以后制作的豆腐总赶不上白溪的,原因在于水不相同。白溪豆腐吃法很多。鲜嫩的水豆腐开汤,拌以葱叶、生姜等佐料,色、香、味俱全,尤以鲜、香为著,入口生津,落肚口有余香。用净化后的泥鳅拌鲜豆腐,锅内温度升高后,泥鳅钻进豆腐里,吃起来又鲜又甜,别有风味。鱼冻豆腐是白溪一带人家过年必备的佳肴,它以新鲜鲤鱼拌豆腐、白辣椒煮熟,冷冻后再吃,到口即化。
除了“三大碗”、“五大碗”以外,也有“八大碗”之说,新化各地说法不一样。本地人说的十荤、十素、十饮,与湖南各地的吃法大同小异,只是特别的辣,再加点麻,更具新化本地特色。
十荤:三合汤、雪花丸、米粉肉、鸭子粑、柴火腊肉、回锅狗肉、泥鳅钻豆腐、水车鱼冻、稻花鱼、肘子肉。
十素:就是杯子糕、糁子粑、糯米粑、酣荞粑、糍粑、蕨粑、擂米粑、淀粉粑、棕子、烧麦。
十饮:就是擂茶、凉粉、水酒、蛇酒、米烧酒、甜糟酒、苡米酒、云雾茶、青红茶、金银花甘草茶。
新化的三大碗也罢,八大碗也罢,不是每天都能够吃的,大凡要到年节或喜庆的时候,摆大席才有得吃。除了这些大碗外,还有大鱼、大肘子和整鸡。吃鱼要吃1公斤左右的大鲤鱼,肘子必须是 3公斤左右的,鸡是整鸡烹制。这三道菜比上面的几大碗更加普及,是新化农家过年的必备年菜。前面两道菜,俗称“团年鱼”和“团年肘子”。
以“团年肘子”为例,3公斤大小的肘子,放到桌上绝对是个庞然大物,一次吃不完。但这没关系,端上桌,取的便是个好彩头。新化人管这叫做“扯皮有劲”,意为“过去的不开心都结束了,要迎来的是有一个新年,要脱胎换骨从新开始”。所以年夜饭桌上,大多数家庭都是“意思”一下,动动筷子甚至纯当摆设。过了除夕夜,在正月里把这个大肘子慢慢消灭掉。新化的“团年肘子”,融合了“卤”和“蒸”的烹饪方法,先把大肘子放在由酱油、盐、香料等配料调成的卤水中浸泡几个小时后,进蒸笼以大火隔水蒸至酥烂,浇上大量的刚在热油中爆炒过红辣椒,火红的色泽和鲜香的麻辣味,不禁让人垂涎。
新化人吃鸡,选公鸡,整只清炖,加些党参、枸杞、天麻之类的药材,炖好后把鸡头立起来放。整条鱼蒸好后,也要在鱼上面撒满红红的辣椒,大年三十晚上的鱼千万不要吃完,要留到初一再吃,象征着年年有余。
新化菜就是这么有味,浓浓的辣味中,饱含着深重的湖南文化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