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何时才能见到我的父亲?

(2014-01-24 09:43:47)

如果您愿意参与关爱抗战老兵公益活动,请点击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关爱老兵淘宝公益店”,或发邮件至:service@szlongyue.org,或致电18274970815。

http://sucimg.itc.cn/sblog/jMl2iAaZs71

    注:1949年前后,大约有60余万军队撤往台湾。80年代末,台湾开放老兵回家探亲,大部分老兵均和亲人取得了联系,但也有一些因身体、政治偏见、家庭隔阂等原因,未能回乡。还有很多,未能得到这一天,就已埋骨异乡。

    《没有回家的士兵》专栏,继续讲述台湾老兵的故事。这些微不足道的个体的悲欢离合,或许可以为日益升温的两岸关系带来一些新的视角。

http://sucimg.itc.cn/sblog/oMl225f5poV

村长陈慧琳和老兵王诚松

http://sucimg.itc.cn/sblog/oMl29AXqR88

女儿王秀兰,期盼着父亲早日回家

 

    台湾的朋友转来《联合报》的一篇报道:在台湾宜兰县,有一位名叫汪呈松的独居老兵,希望找到自己在大陆的亲人。这位老兵已过百岁,但还常常骑着三轮车到溪边捡柴烧火煮饭,甚至还爬上屋顶铺柏油防漏。

 

老人百岁生日时,村长陈慧琳提着“总统府”的百岁贺礼去看他,为他还有什么心愿,他说:我希望找到我的女儿。

 

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紧急启动为台湾老兵寻亲项目,当晚找到了村长陈慧琳,得知老人出生在江苏省姜堰市曲塘镇王垛村,妻子叫邵秀贞,女儿叫王秀兰,大哥叫王诚根,二哥叫王诚盐,三哥叫王诚进。

 

根据老人提供的资料分析,老人应该姓王,而不是汪,再按三位哥哥名字来看,他应属“诚”字辈,所以名字很可能是王诚松。咨询陈慧琳村长,她说老人不识字,在台湾的户籍记载很有可能是谐音。

 

另有网友反映,原来的曲塘镇王垛村,应该是现在的海安县雅周镇王垛村。

 

工作人员立即联系到王垛村警务室的陈警察,陈警察查询了相关户籍资料,当地有三个王秀兰,其中有一位68岁的王秀兰很有可能是老人的女儿。户籍资料显示,王秀兰的父亲是王诚进,正是老兵的三哥。

 

陈警官找到王秀兰,王秀兰说,她的亲生父亲名叫王诚松,王诚进是他的叔叔,她两岁的时候,父亲当兵走了,再也没有消息,母亲改嫁,叔叔将其收养。

 

这个突然而至的消息让王秀兰有些错愕。两岁时离开父亲,他长什么样子根本就不记得。这么多年来,一直以为他早已去世,逢年过节还烧些纸钱。

 

接通陈秀兰的电话,未等我多说,她就开始抽泣。她边哭边说:帮我问问我的爸爸,他身体还好不好,这么多年他一个人是怎么过的,他想不想女儿,他想不想回家……

 

帮老兵王诚松找到女儿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台湾,村长陈慧琳在第一时间将这个消息转告给了老人,老人的表情同样是错愕。

 

随后他说,我还要问她一些话,确定她就是我的女儿。近乡情怯。

 

村长陈慧琳转告我们,她已将此事告诉了荣民服务处,他们将会尽快和老人协商回家事宜。

 

遗憾的是,两个月过去了,台湾方面依然没有消息。在这期间,王秀兰多次打来电话催问,说:没有线索也就罢了,可有了线索就天天想啊,什么时候才能见到我的父亲?

 

村长陈慧琳也很着急,如果在这漫长的等待中出现意外,众人将如何面对这一对父女。

 

王诚松是否也做好了回家的准备呢?1949年赴台,之后独自一人生活至今,65年过去了,终得亲人消息。三个字的名字被写错了两个字,如果不是牢牢记住了王垛村,他是否还能找到亲人?在台湾,又有多少人因此和亲人擦肩而过,徒生叹息。

 

一转身,就是一辈子。

 

 

 

【更多信息请关注】

微信公众账号:孙春龙

官方微信公众账号:龙越慈善

官方来往公众账号: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

官方微博: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

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官网

http://www.szlongyue.or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