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不能回家,死亦成孤魂

【如果您愿意参与关爱抗战老兵公益活动,请点击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关爱老兵淘宝公益店”,或发邮件至:service@szlongyue.org,或致电18274970815。】
从1988年台湾开放老兵返乡开始,老兵高秉涵独自从台湾背回了100多坛山东老乡的骨灰。他说,很多老兵临死的时候都会将他喊到身边,拜托他将自己的骨灰带回大陆。
http://sucimg.itc.cn/sblog/jMhvefWiDU1
注:1949年前后,大约有60余万军队撤往台湾。80年代末,台湾开放老兵回家探亲,大部分老兵均和亲人取得了联系,但也有一些因身体、政治偏见、家庭隔阂等原因,未能回乡。还有很多,未能得到这一天,就已埋骨异乡。
《没有回家的士兵》专栏,继续讲述台湾老兵的故事。这些微不足道的个体的悲欢离合,或许可以为日益升温的两岸关系带来一些新的视角。
钱自立是台湾花莲县新城乡乡长,2012年3月,我去台湾访问,朋友介绍了他的情况,我就专程去拜访了他。
本来,两个素不相识的人,而且分别来自海峡两岸,这种会见有太多的客套和隔阂,但是当我谈到此行的目的是希望帮助那些因为战争而流落他乡的老兵回家时,钱自立突然抹起泪来,说:“我就知道你一定会来,我就知道终归有一天,会有人来做这些事情。”
身为民选的乡长,钱自立做了一件或许会丢选票的事情:他专门修了一个祠堂,把那些葬在公墓里没有后人的老兵的遗骨收起来,火化后统一放置到祠堂里供起来,每天派人为他们上香。
这些老兵1949年到了台湾后,终生未能成家,去世时,都是同乡或者“荣民之家”帮他们入土立碑。http://sucimg.itc.cn/sblog/oMhvYJdU0Nx
台湾花莲县新城乡的公墓。
钱自立说,这些没有后人的老兵,从来没有人前来祭祀,坟头的荒草一年年长,墓碑上的字经风吹雨打日益斑驳,他看着心里很难受。
“你知道吗?他们临终时的愿望,就是有一天能把他们的骨灰送回家乡安葬。”钱自立有些激动地说。钱自立的父亲,也是一位1949年赴台的老兵。
那次去台湾,我曾访问1949年赴台的山东籍老兵高秉涵,从1988年台湾开放老兵返乡开始,他独自从台湾背回了100多坛山东老乡的骨灰。高秉涵说,很多老兵临死的时候都会将他喊到身边,拜托他将自己的骨灰带回大陆交给亲人,等他答应了对方才会撒手而去。
台湾的朋友说,在台湾的老兵,有的感觉回家无望,郁郁而终,去世得特别早;有的很长寿,他们期待有一天能与亲人相聚。在大陆的抗战老兵,同样也有这种情况,去世早的,是因为受了过多的委屈和惊吓,而长寿的,是期待着一份承认。
回到大陆后,我收到了钱自立的一份邮件。他整理出了265名单身亡故老兵的信息,希望我所供职的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能帮这些老兵找到家人,让他们早日魂归故里。这份根据墓碑上的信息整理出的名单,只有名字、生卒年月、籍贯,有一位老兵的籍贯还写着察哈尔省。
后来,我们将这份名单公布在网上,多家媒体作了跟踪报道,成功帮10余名老兵找到了亲人。
http://sucimg.itc.cn/sblog/oMhvMMzLu0N
http://sucimg.itc.cn/sblog/oMhv6HcTNXX
http://sucimg.itc.cn/sblog/oMhvTrUVObW
http://sucimg.itc.cn/sblog/oMhvjT7iLqp
http://sucimg.itc.cn/sblog/oMhvltwvcIf
http://sucimg.itc.cn/sblog/oMhvDiBDTDD
http://sucimg.itc.cn/sblog/oMhvZKx2r0W
http://sucimg.itc.cn/sblog/oMhv3jEvLTj
http://sucimg.itc.cn/sblog/oMhvX3r27jW
http://sucimg.itc.cn/sblog/oMhvmsKuMon
备注:寻找赴台老兵信息,可尝试通过台湾国军退役官兵辅导委员会查询。地址:台北市信義區忠孝東路五段222號;郵遞區號:11025;電話:(02)27255700~27255749。
【更多信息请关注】
微信公众账号:孙春龙
官方微信公众账号:龙越慈善
官方来往公众账号: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
官方微博: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
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官网
http://www.szlongyu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