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韩世文-中国教师报
韩世文-中国教师报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6,030
  • 关注人气:1,07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特别报道:延边培训的别样风采

(2014-03-06 22:44:12)
标签:

延边

培训

课程

课改

局长

教育

分类: 专题·特别策划

特别报道

当延边教育人与课改相逢,当教师培训牵涉8个县市、横跨3城,许多人、许多事便有了特别的风采、特殊的意义。记录这样一次培训经历,展示这样一方教育生态,我们选择用数字说话。通过数据的串联,去体味、去感悟——

 

延边培训的别样风采

本报记者    郑骊君    褚清源

   

6次“局长峰会”:达成改革共识

    8个县市教育局局长,短时间内6次聚首,只为探讨一项改革举措,而这项改革举措,正是朴雄英履新延边州教育局局长1年来最重要的一次“亮剑”行动。

延边州位于吉林省东部,全州每万人中,拥有大学以上学历者达1034人,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2倍。面对良好的教育基础,朴雄英在欣慰的同时,也产生了新的思考:未来的延边教育,到底要走向哪里?面对30年不变的课堂,怎样才能找到那把开启素质教育的“金钥匙”?

经过各方考察和实地调研,朴雄英认识到:教育改革的终极目标是人的改革,是如何最大程度地激发全体师生潜能,并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幸福和快乐。

“要实现这一点,撇开体制、制度等因素,最重要的就是从学校最基本、最庞大的阵地——课堂开始改革。因为师生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课堂上度过的。”朴雄英进一步解释说。

对中国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一个地市级教育局牵头组织所辖县市进行某个专项改革,往往吃力不讨好,也常会流于形式。朴雄英同样深知这一点。因此,在全州启动此次课堂教学改革之前,州教育局专门组织了6次县市教育局局长会议,充分论证、反复探讨改革方案,以形成共识,系统推进。8个县市教育局,对这样一个类似于“革命”的行动,虽然在改革策略、推进措施上各有建议,但对改革本身并没有异议。

    “我们盼这一天已经很久了!”珲春市教育局局长金胜德表示。珲春市2009年就启动了“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改革,目前已进入内涵提升的攻坚阶段,亟需进一步的引领和提升。

敦化市在每次论证会上都非常积极,更是在上报第一批课改实验校时,一下申报了7所学校。谈起此事,局长张仁国有些激动地表示:“州教育局第一次如此大手笔,将精力投入到课堂教学改革上,我们一定要抓住机会全力支持,积极实践。”

可以说,6次“局长峰会”,让延边州各县市教育主政者达成了共识:此次区域整体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是延边州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学生提高素养、发展能力的需要。

“改革是个方向,并不能包治百病。但是,不改革,耽误的是延边的教育、延边的孩子!”延吉市教育局局长金昌律严肃地说。于是,便有了29,延边州区域样本建设首次整体培训启动仪式上,金昌律带领全体教师庄严宣誓的震撼一幕:我们坚信,育人是我的终身的使命,教育兴衰系于改革,改革成败在于坚持!用奉献谋求共同成长,用改革实现教育振兴!

 

29道“军令状”:让课改成在校长

    延吉市第五中学校长尹景丹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2014年春节前,她和另外28位同时入选课改实验校的校长一起签下课改“军令状”后,整个春节她就没过好。新学年上班第一天,她就组织35位骨干教师参加此次集中培训,未到现场的教师则参加视频学习。

几天培训下来,让这位朝鲜族校长心头的重负一点点释放。正如在培训第3天晚上的一场小型校长座谈会中,尹景丹所言,“现在,我对如何搞好课改更有信心了!”

无独有偶,延吉市春光小学校长谭宏梅也有同感。这位上任仅1个学期的女校长,寒假期间一直在组织学校教师进行高效课堂的理论学习;集中培训启动后,她带头参加培训,一节课都不肯落下。

龙井市第五中学是一所朝鲜族学校,培训刚开始的时候,校长方光日担心语言沟通上的障碍会影响培训效果,但在最后一天的“四新”论坛展示上,他和副校长带领全体参训教师载歌载舞,尽情展示智慧与才情。他感慨地说,此次培训内容既新又精,5天学习可谓“步步高升”。

珲春市此次入选的3所实验校,课改的进度并不一致。珲春七中是一所矿务局改制归属政府的学校,校长邰茹从20119月开始主导课改至今,课堂已经基本成型。珲春一小有2500多名学生、56个教学班。只有1年校长经历的罗晖,2013年已经在学校推行“以学为主,当堂达标”的课堂教学改革。相较于前两所学校,珲春三中课改起步较晚,按照校长刘显超的说法,“正处于初级阶段”。同一个区域内课改进度差距如此之大,大家都担心集中培训的效果。但当参与培训的教师进入分班学习后,他们心中的疑虑逐步打消了。“这种培训模式,就是按照高效课堂的理念进行的。能最大程度地照顾到各个层次的学员。所以,虽然3所学校课改进度不一样,但在培训中都学习到了自己需要的东西。”邰茹如此概括。

在敦化分会场参加培训的是敦化市和安图县的11所学校,两地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并不陌生。“我们以前也进行过小组合作培训,但没有一次能如此清晰、简单明了地告诉我们,小组合作学习到底是怎么回事。”敦化实验二小校长郭伟峰满意地告诉记者。对于他所在的这样一所重点学校,“课改的事情,教师不彻底整明白了,我们是不敢轻举妄动的。而这次培训彻底让我们明白了!”

当初,签下课改“军令状”的那一刻,29位实验校的校长心中不乏忐忑和忧虑,但经过5天集训后,那份忐忑和忧虑,已大部分转化为全面推进课改的决心和动力。“州里规定,课改学校的校长3年不调动。现在我的决心是,如果我们学校的课改不成功,调我去哪我也不去!”谭宏梅这样告诉记者。

 

2个教研小组:只做绿叶,不当红花?

“请大家按照每组7人的标准,组成8个小组,第2组和第7组多出来的老师,请坐在第8组。”培训第二天下午,珲春会场一班教学班主任疏泽华正在和学员一起,为分班体验式学习作最后确认。

“老师,就让他们坐一起吧,挤点儿没关系。”旁边有学员小声说道。

“为什么,这样坐不方便小组活动的开展。”疏泽华不解地问。

“他们都是进修学校的教研员,他们来就是观摩。”这位学员解释道。

因为这段不经意的谈话,接下来的几天,记者特别留意了两个教研员小组的表现。

当天的小组建设体验式学习环节,在解读小组文化时,其中一个教研小组说:“我们组全是教研员,主要为广大教师提供业务指导和教研支持,所以我们的组徽是一片绿叶,我们在此次培训中,争取‘只做绿叶,不当红花’。”

只做绿叶,不当红花?这似乎印证了之前那位学员的话,教研员们只想观摩。这让作为课堂观察员的记者感到担忧:虽然教研员不直接面对学生,但他们作为区域内先进理念的传播者、学科教学的具体指导者、教师培训的重要力量,若以此种心态看待培训、参与培训,就背离了延边州教育局将教研部门统一纳入此次培训的本意。如果教研员不能高度认可、全情投入,又怎能保证在日后的教研、培训工作中,将全新的课改理念和方法模式传递给更多的教师?

但接下来几天,两个教研小组的变化,让记者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这个环节,作为教研员,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在日常教研活动中的做法……”

“我认为,这个小组展示的最大价值在于……”

“大家对教学班主任提出的问题,也是大家回到学校、回归课堂后会遇到的问题。问题即课题,我们在培训中提到的所有问题都是有价值的……”

“我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此次培训不仅对于普通教师是场‘及时雨’,对于教研员队伍而言,同样也是……”

……

短短5天,这两组教研员的热情被彻底点燃了,他们积极参与体验学习的各个环节,认真对其他小组的表现进行点评、对问题进行分析,甚至有学员对教学班主任设计的课堂评价标准提出质疑时,他们还主动站出来,为教学班主任“解围”。

据了解,延吉培训点教研队伍态度的转变,同样明显。

此前,延边州的教师培训都是由延边州教科所、教育学院承担的。一开始,这两个单位就全程介入本次培训的课程设计,并结合民族地区实际情况,给予了很多好的建议和指导性意见。培训正式启动后,州教科所和教育学院的全体教研员都参加了整个培训。

“以后州教科所的培训,希望也能引进这样的培训理念和专家团队。”延边州教科所所长金明钟在一场不落地参加了所有场次的学习后,感慨地说。

延边州教育学院初中部主任李盛石是延吉分会场6班的学员。作为全州推进课改的主力军,他和州教育学院的全体教研员都参加了此次培训。与来之前的满腹疑问截然不同,培训之后,他由衷地赞叹:“这种浸泡式的培训形式,相当于在泳池中学游泳,在模式中学模式,没有学不会的。”

诚如延边州教育学院副院长蒋华所说:“人真正的高贵在于不断超越。州教育局给了我们高贵的机会,我们应该好好珍惜并牢牢把握住这次机会,真正实现人生的超越。”

 

1位“插班生”:不仅收获心动

    2月11,敦化市和安图县的学校还没有正式开学。但当地的教师纷纷赶往同一个地方——敦化一中。他们关注的不是这所历史悠久的学校,而是在这里即将举行的全州骨干教师寒假集训班。

负责敦化会场会务工作的延边州教育局基教处副处长于明涛,提前两天来到敦化,与他同行的还有他的爱人杨天虹。在延边大学师范分院担任英语教师和班主任的杨天虹,得知寒假集训班培训的主题是高效课堂,就主动要求前来学习,于是,这位非基础教育战线的教师,成为此次延边培训敦化会场的“插班生”。

5天的学习,让杨天虹“受到了心灵震撼”,她说:“我在小组体验式学习时,心潮澎湃,常常眼含泪水,因为这才是‘目中有人’的教育,以前的课堂让太多的学生成了陪读。如果当年我能赶上这样的课堂,我也能早点学会做一个‘完整’的人!”

“聆听几位课改专家的报告,也给我很大的触动。他们有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敢于直言教育的问题,又能建设性地给出方向和思路,我从心底里钦佩!”杨天虹感叹。

杨天虹也表示,接下来,她将在自己的班上尝试建设小组,进而逐渐改变授课模式,放大学生在课堂上的展示。“我要学会示弱,学生能讲清楚的,我坚决不讲。只有当学生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我再适时给以点拨。”

 

12节示范课:到底示范什么?

“严格地说,我今天上的并不是标准的示范课,而是一个课例。这节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不足,大家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都会遇到。”214日上午,在完成小学3年级数学《位置与方向》示范课后,江苏省昆山市前景教育集团教师王洪娣开始说课。

针对当堂检测环节没有在规定教学时间内完成这一问题,王洪娣进行了客观分析:“一方面,学生到达现场较晚,建设小组和学习课堂流程的时间有限,导致学习不流畅,耽误了时间。另一方面,这也说明我对学情了解不够,没有根据学情及时调整教学目标。”

“本节示范课的意义和价值,并不在于它的完整和完美,而是通过观摩示范课,让学员了解课堂教学改革初期,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应该要遵循的流程,以及每个流程需要注意的事项等。”王洪娣最后强调。

王洪娣从一个培训者的角度,阐述了“培训第一阶段的示范课究竟要示范什么”的问题。

徐襄涛是高中数学示范课的授课教师,他利用前一位示范课教师上课的时间,带领他执教班级的学生进行了小组建设与课前自学。这个班的班主任是徐襄涛分班教学时班级中的学员。此前,这位班主曾给徐襄涛打了预防针:这个班的学生基础不太好,纪律性也不是太强。但示范课上,学生的表现却令人惊讶。

通过了解学情,徐襄涛明确了“在课前自学环节,学生已基本掌握学习内容,只有一道难一点的题大多数人不会”。于是,整个课堂流程,他都围绕这道题展开,引导、鼓励学生通过对学、群学、小组展示来攻克难题。在最后的大展示环节,每个小组表现都非常精彩,展示各有分工、课堂流程环环相扣,让观摩学员真切地感受到了高效课堂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力与魅力。

教师席凌云接到的示范课任务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老人与海》。这篇节选课文,通读一遍就需要50分钟,而一节示范课只有45分钟。

虽然心存疑虑,但席凌云还是选择了积极“应战”,认真地做着准备,并在心里预设各种可能出现的状况。

示范课开始了,正如席凌云课前担心的那样,由于学生对文本的领悟不深,课堂展示内容比较浅显。

示范课结束,席凌云有点遗憾,然而观摩学员还是对这节课作出了理性的评判。“这个班学生的平均素质较为一般,席老师对学生的培训和课堂的组织是很成功的。虽然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差一些,但我们看到了学生的在课堂上绽放的笑脸……”

延吉、珲春、敦化三地的12位示范课教师,他们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名师”,他们的示范课也许还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正是有了这些在高效课堂下迅速成长起来的现代名师示范引领,让延边教育人对课改的热情之火,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尽情燃烧了一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