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弘中学八版联动:记者手记·有一种感动叫“景弘时代”
(2013-06-07 23:23:39)
标签:
景弘时代课改感动团队 |
分类: 专题·特别策划 |
记者手记
有一种感动叫“景弘时代”
□ 本报记者 韩世文
课堂教学改革走到今天,需要从技术层面向“人”这一核心真正转变。
在不到一个星期的深入采访中,在与这支年轻且充满活力的教师团队共处的日子里,在与那些自信且真挚的孩子们交流的时候,甚至被邀请作为嘉宾,参与到学校教师群体或者师生共同举办的学术沙龙活动中时,我们才发现,在那些精致的技术背后,还有更为珍贵的东西。这种东西,是年轻的景弘人对于课改的深深信仰,对于教育的孜孜以求,对于人的尊重与爱;更是景弘学子对于课堂的无限热爱,对于学习的自信自觉,对于未来的美好憧憬。
这是景弘中学充满人性的课改文化,是放手的管理,是相信的教学,是发展的硬道理!
我们常说,好教育有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有面向未来的发展目标,有人尽其才的科学管理。作为一所民办学校,景弘中学正在做的,正是好教育的期待。
学校董事长从来不过问关于教学的事;校长甚至不参与具体的人事和财务管理,教师可以主动离开课堂让学生“自驾”……无论是管理者还是一线教师,他们对于“放手”教师(学生)有着坚定的信念,对于“相信”学生(教师)有着深刻的理解,这才有年轻的教师们独当一面的精彩,才有年轻的学生应对学习生活的自信从容……
采访的几天时间里,景弘中学的一切对我们都是开放的,每天展示在记者面前的,都是真实的景弘、生动的景弘、精彩的景弘、人性的景弘!
当我们的采访结束,离开学校的时候,景弘中学留给我们的,更多的是感动。
无论是教师业务活动中的精彩碰撞,还是新教师体验式培训中的稳扎稳打;不论是教师团队之间的有趣经历,还是家长会上亲子之间的敞开心扉……那些关于人的,真正发生在师生身上的故事,才是最动人的。
因此,景弘中学课改的真正成功,绝不在于每天有多少人来观摩学习,有多少教师外出讲座培训,最重要的是每天在校园里自信成长的学生,他们敢想、敢说、敢干,有勇气、有能力、有智慧、有责任、更有梦想;还有每天在校园里主动发展的教师,他们勤奋、乐观,有激情、有活力,更有责任感。他们真正懂得服务者的角色,懂得提供最好的课堂“产品”,懂得教育的情感,懂得爱!
有一种爱护叫尊重,有一种成长叫放手,有一种美丽叫生活。这应该是我心中的景弘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