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基层实践·朱俊聪:片区研训组解教研难题

(2013-03-14 20:57:40)
标签:

基层

实践

教研

高效课堂

分类: 集萃·编辑天地

 

为了更好地为课程改革保驾护航,了解课改前沿动态,把握课改方向,切实为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师资均衡发展提供足够的教研力量支持,四川省宜宾县于2005年成立了片区研训组,有效破解了人口大县基层学校教研难题。

 

归口管理,破解“研训员少”难题

片区研训组是县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中心(简称“研培中心”)的派出机构,是介于乡镇中心学校与县研培中心之间的基层教研组织,在县研培中心的领导下,协助乡镇教育行政部门开展教育教学管理、教学研究、教师培训及教育教学评估等工作。片区研训组办公室设在辐射乡镇相对集中的中心学校,实行主任负责制。专职教研员主要负责谋划片区内的教学教研及教师培训等工作,兼职教研员根据片区内学科教研的需要设置,必须是该学科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且有一定理论水平的骨干教师。

 

送研下乡,破解“指导少散”难题

宜宾县校点多,分布广,路程远,交通极为不便,边远山区的教师要参加一次全县教研会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片区研训组工作阵地在学校,教学教研指导、送培活动等可以覆盖到每一所村小,辐射到每一位教师,教学教研指导的普及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强,使全县教研工作下移、教研重心前移变成了现实。片区研训组的工作弥补了乡镇教研力量薄弱、县级教研力量不足、到校指导少而散的弱点,强化了教研的力度和密度,使一线教师,尤其是村小教师人人都能接受教研指导,有效提升了教学教研指导工作的效率。

 

培训指导,破解“师资均衡”难题

教师的专业发展,主要途径靠自学和培训,片区研训组的出现,为教师培训打开了方便之门。片区研训组主要采用“培优”与“扶弱”结合,常规培训与专题研究结合,骨干引领与自主学习结合的方式进行。

片区研训组在常规督查中,教研员利用课余时间和教师座谈,交流如何写计划、备课、课堂设计等,对教师进行专业浸润。小学重点针对片区校及以下的教师、老年教师,学科上除了语文、数学外,重点进行了英语和科学的教材培训;初中重点针对英语、生物、地理等学科进行培训。培训时采用观课、评课、听讲座等形式。

各片建立辖区学科人才库,利用适当时机,组织片区内的骨干教师参加片区研训组活动,给他们“压担子”,让他们在活动中承担一定的研究任务,逼他们去研究,给他们搭建锻炼、交流、成长的平台。同时,也积极推荐他们参加县、市组织的教研活动,提升他们的素质,让他们成为学科的“领头羊”,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骨干教师,影响一片,带动一批。

 

县片整合,破解“资源匮乏”难题

县研培中心自主开发了“宜宾县研培网”,通过网络,打破了教研时空的限制,实现了教学研讨的延伸。一线教师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登录下载相关资源供教学参考使用,为教师备课、教育教学、检测等提供了便捷条件,为广大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提供了优质教学资源和教育教学交流切磋的平台,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成为教师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优化课堂教学效益的“好帮手”。

 

(作者单位系四川省宜宾县教育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