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内外人生戏 宗师一代风骨存
(2013-01-17 00:15:24)
标签:
一代宗师梁朝伟章子怡武术王家卫娱乐 |
分类: 日记·岁月留痕 |
《一代宗师》果然有宗师风范,不管是电影本身还是导演自己;不管是影像中的人物还是影像外的演员。
《一代宗师》最大的主角,自然是梁朝伟饰演的叶问,但这部电影又绝不是仅仅呈现这样一位宗师级人物,而是“一代”宗师。正如导演王家卫所言:他想讲的是武林。武功之外,他想谈谈武林中人,谈谈情义。他做到了!
电影中,那些关于咏春拳、八卦掌、形意拳、八极拳等武林门派的功夫展示与对打,堪称武术教材,在硬桥硬马的真实打斗中,又尽显中华武术美感和力量感……
《一代宗师》依然承袭了王家卫电影一贯的画面唯美与快慢相宜的镜头应用。在那么多特写的镜头里,考验每一位演员的演技和细节的打磨。
当然,这部电影也同样继承了导演一贯的深沉和深奥。关于民国,关于那个时代和那些人物,有太多故事无法在影片精彩的片段中和简短的语言交流中呈现,于是,每一次对话,每一个事件背后,又蕴含着许多故事;许多经典且富有人生哲理的台词,更是参悟人生的精妙之语,不是两个小时就能看懂和理解的!
其实,电影之外,可能还有更精彩的内容,比如三位主演为了角色,分别花去三年的时间去练习拳术,这在如今这个年代,对于像梁朝伟、章子怡、张震这样的电影大碗来说,实在是难能可贵。因此,他们在电影中精彩的武术打斗,也都不再是仅靠武术指导编排设计他们照猫画虎的虚假,这又是“真实”的精彩!这种精彩,让故事从电影本身延伸到了戏外,让宗师的风骨从那个年代,弥漫到了现实的生活……
附:
人分两种———喜欢《一代宗师》,讨厌《一代宗师》。《一代宗师》便像王家卫出的试题,人人都有解,但再精准也比不过出题人。很多人盼着王家卫的亲口解读,于是,他来了——如果你喜欢这片子,你会喜欢他的答案;如果你不喜欢这片子,你或许会发现他的答案比片子本身还难懂。
●受众
王家卫:人家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但这个戏要兼顾着看。
●拖延
王家卫:其实我不是慢,我是仔细,就是这么简单,我想我比很多人都快。
●黑白
王家卫:一般来说武侠片只有坏人和英雄,我跟你在一起的时候,要不是你赢就是我赢。但在我们的戏里面,人生的对手就是自己。
●节奏
王家卫:有人说这片子前面比较快,后面比较慢。人生的节奏就是这样,到终结回头一看,年轻的岁月特别明显。
●不老
王家卫:有人说宫二从20岁到40岁,应该有一点化妆上的变化,但我说不要。我以前看过一部电影,讲一个女人从小时候一直到60岁,旁边的人都改变了,她永远都没有改,就像爸爸心目中的女儿永远都是一个样子。叶问对她念念不忘,因为她对他来说代表了最好的岁月。
●角度
王家卫:这个故事有1000个讲法,两个小时的版本最理想的讲法就是年表。以前看历史小说,我最喜欢看的就是年表:那一年,曹操在做什么,诸葛亮才出生,他们有不同的结果,但是他们相遇过,这是最好看的。
●女人
王家卫:一般来说女人是男人的宠物,这个故事相反———女人把男人当宠物。为什么叶问到最后没有再娶?因为有这个女人。
●调情
王家卫:有人说叶问和宫二的打戏有挑逗的意味,其实那是一种动物性。练武的人平常可以很随和,但一到那种情境就会有一种气场,这是最自然的事情。
●偶像
王家卫:别用偶像的角度去看梁朝伟,他可以大于一个偶像。曾经他最让我气愤的就是不喜欢打,但我知道有一天他会突破。拍《春光乍泄》的时候,他说他不能脱,过不了这一关,到《色,戒》的时候不就过了吗?
●配角
王家卫:一个树林里面不可能只有一棵树。
●风格
王家卫:我讲沧桑不讲苍凉,我没有那么凉,我还是比较暖一点。
●墨镜
王家卫:你们总觉得我没变,因为只看到我的墨镜,而墨镜不会老。
●电影
王家卫:电影其实就是一个饼,不分东西,不分内地香港台湾。拍电影的人就是那么纯粹。李安不可能因为要北上,就不弄孟加拉虎而去弄一头东北虎。
●大师
王家卫:我是大师?这年头没有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