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诺奖中国莫言 好作品自在人心
(2012-10-11 20:56:24)
标签:
诺贝尔奖作家莫言中国文学奖 |
分类: 杂文·思者如智 |
公元2012年10月11日,瑞典学院正式宣布,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莫言成为有史以来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这是中国作家的一种荣誉,同时也说明,诺奖并不神秘,也不是权威到真正的世界水准。
诺奖砸中莫言,自然是莫言的辛勤劳动和智慧成果应该享受的荣耀,但有可能的是,从此后,某些中国作家会不会开始向莫言看齐,跟风写作——本来当代写作质量就堪忧,没有这个奖的时候大家总是心里痒痒,有了这个奖,那就几乎成为标准了——希望不要有这样的没有脑子的写作者去做。
真正的好作品首先是用心写作的;其次应该映照现实、激励后进;再者,好作品更是原创的,独一无二的。
此次莫言与村上春树成为文学奖的最大热门,可惜的是,他们两个人的作品,至今我都没有认真地读完一部,不过他们作品改编的电影,倒是都看过。当然,莫言作品改编的更多,更成功,更有影响力——但这不是评判文学作品质量的标准。
因此,对他们的作品,我无法评价,只是奖项揭晓之前有种期待,现在有种担心——一切取决于我是中国人,取决于我所了解的国人的心态!
文学作品本就是最没有标准可循的东西。在我看来,中国作家中,成就和水平在莫言之上的当然大有人在;仅就当代作家来说,有创新有分量的好作品,更被广大受众传阅和赞赏的,莫言的也未必就是最好——不过不同群体有不同群体的识见,有各自的评价标准,就如同茅盾文学奖可以看做是中国专家的一种评判标准一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莫言的《蛙》获奖,这次不知道是不是主要因为这部作品而获得诺奖,如果是,那岂不是也说明:国人的文学评判标准开始接近瑞典的?
从个人喜欢的角度,我觉得路遥《平凡的世界》很不错,不过好像是作家离世,就没法参评了;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虽然没完整地欣赏,但是也推崇;对写作《李自成》的姚雪垠敬佩;对贡献了《白鹿原》等作品的陈忠实也推崇。当然,还有茅盾文学奖之外的作家二月河和他的帝王系列够厚重大气,阎连科的《丁庄梦》、《受活》沉重有力……
如此看来,我的欣赏水平未必高,也多集中的北方作家群,不过个人的喜好如此,和评奖一样,各选各爱,自看自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