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区域教育观察·江苏如皋:课改是一种责任

(2012-09-24 13:50:43)
标签:

如皋

课改

生本

教师

教育

分类: 集萃·编辑天地

2004年起,江苏省如皋市依托“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在全市整体推进课程改革,实现了从幼儿园、小学、初中、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各年段、各学科全覆盖。那么,如皋的课改实践是基于怎样的“思想”和“信仰”呢?

科学发展的前瞻意识

熟悉如皋教育的人都知道,如皋教育既有丰厚的历史积淀,又有多年来持续高位走强的骄人业绩,素有“教育之乡”的美誉。但如皋教育人也有着清醒的认识:如果以成绩沾沾自喜乃至孤芳自赏,缺乏进一步高点定位、挑战自我的勇气和魄力,缺少未雨绸缪、防患未然的责任和意识,缺失面向未来发展要求的创新举措和谋略的话,那很快就会在风生水起的教育发展竞争浪潮中“折戟沉沙”。只有根据未来教育发展的要求,自觉整体推进课程改革,主动掀起新一轮课改大潮,探寻新的课改平台和抓手,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课程改革品牌,才能契合教育科学发展的时代要求,才能在未来教育竞争中勇立潮头,立于不败之地。

均衡教育的责任意识

十七大报告把发展教育作为改善民生之首。建设人民满意教育,推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现从“有学上”向“上好学”的历史飞跃,已经成为中央的战略决策和重要部署。近年来,随着如皋经济的迅猛发展,教育投入逐年增加,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硬件建设基本实现了现代化、均衡化、优质化。我们深知:硬件均衡只是教育发展的外部条件,教育软实力的均衡方是均衡教育的应有之意。如何确保“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的追求落到实处?区域整体推进课程改革是必然选择。因为只有当课程改革的春风吹遍区域内的每一所学校的时候,每一朵小花才会绽放最美的花朵。同时,也只有当每一所学校扎实推进课程改革的生动局面形成之际,教育均衡才能有所保障,有所依托。

实施课改的实干意识

课改不仅要看说得怎样,更要看做得怎样。中国教育改革从来就不缺少“知”,更多是缺少“行”——一边是理论宣讲热火朝天,加之众多的培训上岗、技能测试等;另一边则更多的是涛声依旧,重复昨天古老的歌谣。即便是“行”,也是修修补补,各自为战,区域整体优势难以发挥,更不用奢谈形成区域课程改革的品牌。怎样才能把课改理念变成教师的自觉行动?变成推动教育发展的现实生产力?发挥教育主管部门在其中的行政推动作用、业务引领作用、监督考核作用、制度保障作用至关重要。当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切实行使自身职能,与学校、教师形成推进课程改革的三级网络,并通过网络传递,真正将课改的理念落实到每一位教师、每一节课堂之后,课改的理想才能最终得以最终实现。

基于推进改革的团队意识

面对改革所遇到的压力和困难,仅依靠教师单兵作战或者一个学校单个突破是很难奏效的。必须依托教育行政部门实施的区域整体推进战略,依靠系统力量,让每一位教师都融入课程改革之中,成为变革的中坚,并形成区域课改生态场和系统链。这样,既能有效化解“抵制”、“干扰”课程改革的各种压力,也可以集中区域内的力量,对改革遇到的问题集体攻关,高效突破,推动改革向着理想境地快速推进。同时,团队智慧的积聚,将会产生核爆炸般的极大能量,从而把改革引向深入。

基于激扬生命的生本意识

教育为了培养人,教育改革则是为了更好地发展人。在教育均衡发展的今天,我们更多的是需要“明校”——教育不仅要对学生的今天负责,更要对学生的明天负责。唯有在区域内整体推进课程改革,“其道一以贯之”,让学生可以享受从小学一直到高中教育的无痕对接,学生才会沐浴着循序渐进的课程改革文化,持续健康地发展,今天做学习的主人,明天当生活的主人、建设的主人。

整体推进课程改革,推动了如皋教育教学质量持续高位走强。今后,如皋将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坚定不移地沿着区域课程改革的大道阔步前行。让我们以弗洛伊德的这句话共勉:“前景越辉煌,不确定性就越高,而追求这一前景的激情就越强烈。” (特约观察员 冒继承)

(作者系江苏省如皋市教育局教育科学研究室科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