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高效课堂能改变什么?

(2012-05-20 10:17:17)
标签:

转载

分类: 转帖·他山之石
原文地址:高效课堂能改变什么?作者:洪湖

高效课堂能改变什么?

——上海金苹果学校教师崔雪君“现代支教”启示录

[转载]高效课堂能改变什么?

[转载]高效课堂能改变什么?

[转载]高效课堂能改变什么?

[转载]高效课堂能改变什么?

[转载]高效课堂能改变什么?

 

给定这样的一个情境:一位大城市的教师,只身来到偏远的中西部小县城,在学生厌学、留守儿童占绝大多数的乡村学校,开始为期一周的支教活动,他能做些什么?他能给乡村学校带来怎样的改变?

早在2010年,《中国青年报》、新华网就曾依据调查,在报道中给出过这样的结论:超一半校长不信任支教者,短期支教现副作用。原因主要是准备不足、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多数受教学校认同支教行动但更有顾虑等。《中国青年报》甚至用“农村的孩子伤不起”的“时髦”说法呼吁正视这一问题。而浏览不少教育论坛,对短期支教行为往往充斥着“作秀”、“表演”一类的词藻。

一段准备充分但又是略显仓促的旅程,七天的时间,这就是上海金苹果学校教师崔雪君从教以来的第一次支教之旅,地点是距离上海千余里的大别山区安徽省金寨县。她的这次支教行动又能改变什么呢?会不会引起“伤不起”的呼吁?

好在,她是课改教师,她有高效课堂新教师。

 

 

高效课堂让老师们“眼前一亮”

 

 

支教的第一站是安徽省金寨县金江实验学校。

观念指导行动,有什么样的观念就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崔雪君把改变上海金苹果学校教师们的方法搬到了这里,首先选择从改变教师的观念开始。一场“头脑风暴”开始了。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尤其是全国各地课堂教学改革“风起云涌”,当地的老师们还知之甚少。她告诉金江实验学校的教师们,每个生命都有意义,培养有个性的生命才是学校的培养目标。她给教师们看“思考课堂”的课件,用精确的数据告诉他们——通过传统的讲授方式,学生的平均记忆率只有5%,而小组合租学习的形式才是高效的,她向教师们讲述外部教学精彩纷呈的变化,在谈及教育理想时,她更是直截了当地说:“一个庸医害的是一个人,而一个平庸的教师耽误的却是一批人”……

这些全新的理念瞬间激活了教师们的思维,他们仔细聆听着崔雪君的报告,或记录,或思考,或交流,新思维打开了金江实验学校教师们的心扉。

在为期1周的支教时间里,崔雪君为金江实验学校六(1)班的孩子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语文课《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她一改传统的教学形式,挪动课桌,划分学习小组,课前分发导学案,布置好学习任务。出乎意料的是,整个教室里不仅有六十多名学生,前来听课的教师也多达几十人。虽然整个教室内黑压压一片,但铃声响起,顿时鸦雀无声。

“我们今天不按传统来上这节课,崔老师不打算说太多,今天我要把课堂的大部分时间都留给同学们。”只见崔雪君将“学习目标”和“学习步骤”一一在PPT课件上演示,让全班齐声朗读。读完,崔雪君要求学生自己阅读相关材料,以小组为单位探讨,再领取“任务单”,以大组为单位准备,最后分组上台展示。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全班同学的积极性一点一点被调动了起来。大家组队、交流、准备,将每一个学习步骤都进行得有条不紊。崔雪君除了在每个组中为学生进行点拨和指导外,完全没有干扰孩子们发挥自己的创意。

“这彻底颠覆了我们的教学观,”听完整节课后,金江实验学校副校长邓启真感慨地说道,“课堂居然还可以这样上!”

整堂课下来,每一个学生都有了表达、写作、交流与展示的机会,且整个过程都轻松愉快。此外,在整堂课中,崔雪君几乎没有打开过课本,也没有要求学生打开课本,但学生却都能自主学习,并完成了所有的教学任务。

这些都令当地教师们备感惊讶:“为什么我们从来没有发现我们的孩子有那么多天赋?”六年级语文老师汪金陵感叹之余还不免有些“小郁闷”:“我们的孩子到了崔老师手里都变成了小演讲家、小记者、小导演、小设计师,而我们和他们相处了那么久,却完全没有觉察出他们身上的潜能。”汪金陵坦言,崔雪君的课堂,让眼前一亮。

 

 

她是高效课堂的“孩子”

 

 

崔雪君是地地道道的上海人,是一位“不安分”的教育工作者。她说,身为教师,就是要力求享受不同的教育经历。工作至今,她在公办学校11年,民办学校4年,在教育培训机构4年,教老外汉语4年,自办学习辅导机构3年。不同的从教经历,丰富了她对“教育”一词内涵的解读。在上海金苹果学校,如今她已经是学校的副校长,主管小学部工作。

20114月,金苹果学校开始全面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她是主倡者之一。谈起为什么要坚定地课改时,她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我一直很讨厌把教师比做园丁,因为园丁眼中只见鲜花,不见杂草,当他遇到杂草时,就要想方设法把它拔掉。但事实却是,并非每个生命都会如花一般绚烂地绽放,但他们却都有生命的意义……”

她说,是高效课堂改变了她。过去对孩子的关注往往集中在成绩上,集中在让他们守纪律、“听话”中,往往忽略了对孩子内心和成长的真正关注。她说,什么是学生? 学生就是要学习“生”,要学会“生”,“生”,就是要学会生长、生活、生产和生存。

仅仅一年的时间,上海金苹果学校“重构课堂”,转变教师,激活学生,学校面貌发生了由现象到内涵的深刻变化。而对于每一天的变化,崔雪君无时无刻不欣喜不已。学生们更开朗了,更好学了,更有责任心了,也更团结,更能理解爱与付出。崔雪君说,孩子们正处于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期望在亲情上得到满足,在家庭中受到关爱,在学校里被老师关注和肯定。课改前,这方面往往成为老师们所忽视。尤其在金苹果学校这样的全寄宿民办学校,老师对孩子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超过了父母,面对孩子,老师要给的不只是知识本身,因为很多东西远比知识更重要。

崔雪君说,是高效课堂让她实现了这种转变。现在,她更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更关注孩子们成绩之外的学习。忙碌之时也时常静默片刻,想一想教师职业的生命究竟需要什么,又应该给予学生什么。她说,她是高效课堂的“孩子”。

崔雪君也坚定地认为,她一定要将自己和金苹果学校的这份变化也带给更多的学校。

 

 

“现代支教”路上的高效课堂价值

 

 

支教出发的当天,崔雪君早早起身,再次细致整理了行装。从浦东出发的车上,装载着崔雪君精心准备的一箱箱图书,在经过近9小时的路途颠簸后,她终于抵达安徽省金寨县,走进了金江实验学校、燕子河中心学校。

为了短短1周的支教活动,崔雪君早在确定行程的那一刻起就已经着手开始准备。她主动与当地学校取得了联系,多次商讨支教内容。她甚至还找来了当地使用的的人教版、苏教版语文课本,提前熟悉起来。为了让每个细节都发挥出最完美的效果,崔雪君一次次修改着自己的教学方案。

“我希望给燕子河的语文教师们呈现一堂最好的业务指导课。”备课、讲课、听课、评课……连轴转的支教行程,压力不言而喻。到达安徽省金寨县金江实验学校的第三天,崔雪君因为重感冒不得不去当地医院打点滴。她却说,自己这次只是探路,要以最好的状态呈现全新的课堂,希望下次带学校的其他教师一同再来支教。在支教的七天中,上海金苹果学校校长周玉薇也一次次被她打动。她无论多忙,每天都会向周玉薇校长发上一条短信,分享自己的见闻,描述自己支教的感受,抒发自己的想法。不知道多少次,看着满含温暖的短信,周玉薇热泪盈眶。

而辛苦与坚持已远远不是崔雪君想要表达的。

她说,当第一次踏上一片陌生的土地,与最初的想象截然不同,全镇唯一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不但没有破败的房屋,没有年迈孤独的教师,也没有因为读不起书而愁眉苦脸的孩子。相反,偌大的校园崭新而整洁,教师们年轻且精力旺盛,孩子们红朴朴的小脸上更是时刻洋溢着欢乐。“我还去过很多地方,学校的硬件设施都非常好,电教室、图书馆、体育馆等一应俱全,而相对比较匮乏的还是教师的教学理念、眼界和陈旧的教学方式。”

在这些地方,大部分老师都没有备课的习惯,教育对教师而言只是一份工作,而不是一种理想。与此同时,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远远不够,很少有家长主动就学习情况与孩子进行交流。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学习的认识也大相径庭,有些学生虽很勤奋,但思维却很僵化,成绩是他们的唯一追求;一些学生则认为外出打工比学习更容易赚钱,于是对学习毫无兴趣……“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最终导致贫困地区教育水平与城市的落差越来越大。”

崔雪君还用“三低”、“三贫”总结边远地区的教育现状是:学生上学率低、父母受教育程度低、对教育与国家教育与生命的理解程度低;校舍贫、学生家境贫、教学资源贫。

而她更觉得,边远地区教育最欠缺的,是拥有丰富教育教学背景、以育人为使命、对教育有着宗教般情怀的教师。

而这也许恰恰凸显出,在“现代支教”路上,高效课堂能够发挥的价值所在。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