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重建教育的希望
(2011-11-08 22:38:33)
标签:
记者手记重建教育希望局长甘肃西和 |
分类: 专访·记者手记 |
今年8月1日,我们“课改中国行”一行4人第一次走进甘肃省西和县,在那里,受到了教育局热情且周到接待,更看到了西部山区教育人,朴实却充满激情的成长状态;10月22日,西和县十里初中代表西和县参加了我们组织的首届新课堂教学成果展示博览会,两位展评教师一举拿下双“十佳”,而学校为此编辑印刷的厚厚的“教学成果集”,也被参会者争相抢阅;为了完成本篇报道,我们又看到了西和县教研室编发的“教研信息”,那扎实而严谨的课改研究,真挚而细腻的教育表达,再次“震撼”了我们。
如果说,偏僻落后的农村地区,由于长期相对封闭的环境,会影响教育人理念的更新,阻碍教育的发展,那么,在西和县,这种担忧完全没有必要。尽管从当地走出外界学习,很可能在路上就要辗转几十个小时,来回行程就用去三四天,但这依然无法阻挡西和教育人突围的决心与重建的魄力。他们用实际行动,再一次验证了课改“农村包围城市”的发展趋势,也再一次展示了区域推进课改的典型意义。
正是在偏僻落后的西部农村地区,在没有丰富的教育资源,没有完备的硬件设施的情况下,西和县通过变革课堂,通过回归教育的“人性”,让山里的孩子,获得了相对公平的成长和均衡的发展机会,让他们的人生阶段,充满了成功的快乐与生命的自觉。
正是在校舍重建的同时,锁定课堂,锁定教育质量的核心要素,西和县教育人重建了教育思想,甚至重建了教育信仰,让经济发展的滞后,不再成为教育发展落后的遮羞布。正是他们在一系列的重建中,真正重建了教育的希望。
当然,我们在称道许多区域成功经验,强调行政推动的重要性,挖掘领军人物的重要性的同时,也应该看到,教育改革,如果不能从教师自身或者教研团队的专业引领中,自发开展起来,仅仅依靠行政“强制”,依靠主政者力推,显然还是“人治”多了一点。
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区域教育,能够像西和县一样,主动变革;更希望有更多区域,能够从教师出发,自下而上地,主动变革!
那时候,重建教育的希望,将真正来自于教师,来自于教育变革的原始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