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中国公益行第四军纪行——北京市大兴站
(2011-07-29 23:15:51)
标签:
课改中国公益第四军纪行北京采访讲座聘书教育 |
分类: 专题·特别策划 |
“课改中国行”从 7月27日正式在北京启动。随后,由中国教师报全体编辑记者携全国课改专家、名校长,从北京出发,深入全国17个省50个地区进行课改理念宣讲和调研采访。
此次“课改中国行”是由中国教师报联合西安辅导王软件公司共同发起的公益行动。活动宣讲专家团由中国教师报推出的全国高效课堂“九大教学范式”学校的校长和课改典型地区的教育局局长等组成。辽宁省葫芦岛市南票区教育局局长任永生、原山东省兖州市第一中学校长杜金山、郑州市第102中学校长崔振喜、江苏省灌南新知双语学校校长徐翔、江苏省昆山前景教育集团董事长张雷等全程宣讲,宣讲以“新课堂与新学校”为主题,解读课改与学校特色,介绍建设新课堂与新学校的意义与具体经验。
此外,为了给课改理念提供有效的工具支撑,推动学生的自主学习,减轻教师负担,西安辅导王软件公司的讲师结合“辅导王”软件行进解读,使学生在“做中学”和“学中做”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为了唤起更多教育人的热情,进一步推动新课程改革走向深入,每到一地,中国教师报还将发起“课改万人签名”活动,并向当地教育局赠送中国教师报出版中心出版的“教育发现”系列丛书,西安辅导王软件公司捐赠“辅导王”自主学习工具网络充值卡等。
我所在的红四方面军,首站从北京大兴区开始。
7月28日,“课改中国行”北京站启动仪式在北京市大兴区教委支持下,在北京师范大学大兴附属中学隆重举行。《中国教师报》编辑部主任李炳亭、教师生活周刊主编马朝宏、课堂周刊主编郭瑞、记者宋鸽、北京站站长刘术红、天津站、重庆站站长房涛、北京市大兴区教委副书记李广成、北京市大兴区教委中教科科长韩宝刚、北师大大兴附中校长宋怡、西安博创软件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彦华等出席了启动仪式。北京市大兴区部分学校校长及教师代表共150多人参加了仪式。
随后,著名课改专家、《中国教师报》采编部主任李炳亭作了题为《高效课堂的行动研究》的专题讲座。一是直面两个“普通”。“两个普通”即让“普通”教师上出“不普通”的课、让“普通”学生学得“不普通”。二是关于学习的三个特定场景。①“老太太打麻将”告诉我们学习就是经历、参与就有收获;②“麻将馆打麻将”是小组的选择与建构;③“学习打篮球”诠释出学生失败→反馈→矫正→成功的学习过程。三是高效课堂的三大系统: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系统;以学凭教的评价系统;开放搞活的文化系统。四是高效课堂的思想支撑: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要尊重学生者的学习权利,从儿童的天性出发接纳、包容、欣赏儿童;要明确最重要的教学资源是学生,要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展示欲;学习就是自主学习,有独学、对学、群学三种方式。五是课改“四步路”。课改不是方法的改良,而是观念的“再造”。①理念变观念。课改的理念是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教师主要是引导学生,做学生的“仆人”;课堂的观念是围绕学、设计学、为了学,一切的教必须服务于学,一切的学都是经历和体验。②观念变方法。方法即到达“学习能力”的规划和途径,要把教学目标变为学习目标,教学方法变为学习方法,教学艺术变为学习艺术,教学预设变为学习现场,教学进度变为学习进度。③方法变文化。文化即氛围、条件、体制、可能性,新文化的核心不是控制、管制,而是以人为本、从学生出发的激励、点燃、信赖。④文化变信仰。教育即信仰,信仰即信念与仰望,是一种精神力量。六是高效课堂“五个一工程”。①编制一个导学案,即施工图;②构建一个学习组织;③给予一个学习方法,即独学、对学、群学;④预设一个学习过程,即自学→展示→反馈,其中展示是高效课堂的创新和亮点;⑤明确一个学习任务,即学不会的,把不会的学会。七是课改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就是“挖池塘”的人和让学生发芽的人,是激励者、唤醒者;教师的作用80%是点燃,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20%是“带入→体验→感觉→情感→生命”流程的操作。八是好课DNA。好课有6大共性。①自学的课,即自主的课;②动静结合的课,即身、心、神俱动的课;③注重展示的课堂,即大展示与小展示并存的课堂;④有流程的课,即自学→展示→反馈;⑤师生相长的课堂,即兵教兵、兵教官,师生一起成长的课堂;⑥情感的课堂,即狂欢的课堂。九是评课的标准。①看状态,看动作、听声音、查表情;②看参与的次数,教师要统计到组,组长要统计到人;③效果,要看自主程度、合作效度、探究深度;④流程,是否按照自学→展示→反馈的流程;⑤师德,要将教师讲课的时间不超过10分钟。十是五步三查模式。①独学,找出“不会的”;②对学、群学,“学会不会的”;③展示;④教师依据“出错的”组织反馈;⑤学生归位、整理学案、对子测评。
下午,《中国教师报》记者对大兴区校长代表关于课改10年来的发展进行深度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