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任桂荣:德清师训“间接给力”

(2011-07-12 10:27:51)
标签:

任桂荣

德清

师训

间接给力

浙江

教师

专业

教研

因地制宜

教育

分类: 专栏·决策者说

教师培训为什么、怎么做?教师们、领导们往往按捺不住那颗祈求立竿见影的心:少数教师将培训当作升迁的“踏脚石”,功利色彩浓厚;个别领导为追求政绩“赶鸭子上架”,把教师弄得身心疲惫。近年来,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着眼于探索教师培训出实效、出长效,形成了一套颇为有效的师训办法。

间接给力,内源驱动——科学实施师训工作长效机制

2006年,全县教育系统发起了一场区域教育发展大讨论,定下的调子是“间接给力”:教育要发展,教师是关键;教师要提高,培训得科学;教师培训不求效果立竿见影,但要追求可持续发展。

为配合以上总体发展思路,除了制订并严格实施完善的教师招聘与考核制度外,县里陆续推出了几大针对性举措。2009年,启动“师德师能”双提升活动并启动“531工程”:建立50名特级教师后备人才库,300名在省市有一定影响的名教师和1000名教育教学骨干队伍。形成良好的师德导向,增强教师对职业的神圣感和使命感,热爱教育、爱岗敬业,教师的服务意识不断提高,为教师专业成长注入“内力”,推动了教师对自身专业成长的需求。

为了弘扬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的从教行为,2010定为全县“教师形象提升年”,3月份定为“抵制有偿家教活动月”。开通举报投诉电话,聘请学生、家长及行风监督员363人,通过明察暗访等形式对教师有偿家教进行监督和检查。同时疏堵结合,组建了491名教师参加的县教育系统阳光志愿者服务队,通过“特长培养”、“爱心家教”和“心理疏导”3种形式,为真正有需要家教的学生提供有效帮助。

一种姿态,两种套路——切实发挥师训机构关键作用

将原来教育局下属的教研室、师干训科和教科室合并成为研训中心,研训一体。要求研训中心转变工作方式,重心下沉,保持一种姿态——蹲下身段做培训。推广两种培训“套路”:

套路一:你培训,我“陪训”。教师“培训”,研训师必须全程“陪训”,全程参与每项培训的调研、听课、评课、评价等环节。

深入一线,做好调研。研训师必须做好培训前、培训中、培训后3个阶段的调研,填写《培训信息反馈表》并仔细研究,改善工作。

全程跟踪,服务师训。研训师必须下蹲到各个培训点,全程蹲在教学第一线。一个培训周期内,每个研训师要听50至60节课,研训中心领导要听30至40节课。

一起反思,共同提高。每次听课之后根据受训教师的反馈意见提出“待解问题”,针对问题展开讨论,并鼓励提出更多新的问题。

套路二:我“搭台”,你“唱戏”

积极为教师搭建发展平台,2006和2007年各下拨专项培训经费50万元,2008年起每年250万元,专款专用。

常规培训,整体提升。面向全体教师开展系列常规培训项目,有本体知识培训、解题能力培训、课堂诊断培训、英语口语培训、实验操作培训、专家名师讲座以及导师制等,每一种培训又针对不同类型教师开展。

城乡互助,缩小差距。2008年起建立“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2010年颁布《德清县教育局关于推进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建设的通知》并召开城乡互助共同体推进会。全县已有10对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互助体内教师自由流动,师资整体水平得到提高。

上挂下派,嫁接植入。2006年起推行“上挂下派”制度,分两个层次:一是县内交流,薄弱学校教师上挂到本县水平较高的学校进行锻炼,优秀教师下派到教育资源不足的学校,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支教;二是选派骨干教师到北京、上海、杭州等地跟随名校长、名教师学习实践,回来后结合实际情况“嫁接植入”。截止目前,已外派教师101名,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学校干部和科研型教师。

校本教研,因地制宜——校本培训全面开花

2007年颁布了《德清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实施意见》,提出5种校本培训模式:自修—反思培训,联合校本培训,E环境下校本培训,现场争端培训,案例剖析培训;提出校本培训“四定”要求:定时间,定主题,定场地,定人员。2009年召开校本培训推进会议。2010年召开推进校本培训深化会议。目前,全县校本培训已走出“千篇一律”,正大踏步走向“百花齐放”。县里最偏远的农村中小学,校本培训也开展得有声有色,以下3校可窥一斑。

新市镇士林初级中学是一所农村初中,全校教师的岗位职业化程度比较低,骨干教师严重缺乏。校本培训着力探索“有效备课8步走”模式,形成了以集体备课为主要抓手,以公开课为基本方式,以有效教学为工作重点,以同步研讨和同伴互助为重要形式的校本研训策略,定下了公开课“八步走”模式:初备—展示—评课—定稿—上课—评课—定案—入档。通过反复听课、评课,一人执教,多人受益,对全体教师专业发展十分有利。

禹越中学是一所边远农村中学,教师流动大,名优教师严重缺乏。学校将“有效作业设计”作为校本研训的一大主题,教师专业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并成为学校的品牌。

乾元镇中心小学地处城乡结合部,生源杂,教师队伍参差不齐。“青年教师沙龙”成为校本培训的主要载体。每周四晚5点至8点举办沙龙,每次事先定主题,围绕当前教育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有时外请优秀教师来上课传授经验。现在,全体教师争相参加沙龙,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德清县的师训工作,主要特点是平实、长效,平和的策略中闪烁着智慧的理念,平常的举措中透出绵长的力量,平允的局面中显露了勃勃的生机。

(作者系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教育局局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