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有新思想 再讨论盼再发展
(2011-04-17 11:32:31)
标签:
媒体教师报二次创业思想领导力报纸品味发行教育 |
分类: 杂文·思者如智 |
年初,我们经历了二次创业大讨论,写下了对于中国教师报办报理念和团队文化的深刻思考,那是一次深入的反思过程,也是一次重新认识工作的过程。
今天,我们再次设想:眼中的中国教师报应该是什么样——这是给自己、亦给团队一个愿景、一种希望,同时坚定我们每一个人为此奋斗的决心。因为我们所设想的愿景,将成为这个团队里每一个人为之奋斗的目标——否则,今天的设想,就只能是空话、空想而已,那样的话,便只是浪费我们宝贵的时间,并且失去了重新回到报纸发展和团队文化建设这个层面的意义了!
对于报纸来说,首先在专业发展上,应该是有品位、有思想、有领导力的中央级大报。有品位是基于报纸本身的特点而言。文字准确、语言流畅、标题精炼直接、版式设计美观大方……这些基本要素的高度整合,便能形成一种办报品质;关注教育各个层面的真实需求,报道教育方方面面的探索成果,寻找教育多角度多方位的操作路径,而这些需求是健康向上的、探索是真挚积极的、路径是可以借鉴复制的,这些关注对象本身就是有追求有品位的。如此一来,中国教师报才能真正成为有品位的报纸。
有思想,这是媒体最为重要的品质,也是建构“领导力”最重要的基础。目前,我们已经有了真正的办报思想,已经在高效课堂的理念下,牢牢把握着课堂这个核心,进而探讨新教师、新学校的问题,这样的系列策划和重点报道,以及今后诸如“新教师标准”的发布等相关活动的开展,都将进一步推动中国教师报真正的思想力。这种思想力根植于扎实的教育实践,又成为报纸发展一以贯之的统一引领——这样的发展思路和方向,一定能将教师报带向一个新的高度。与此同时,我们每一位教师报人,都必须紧跟发展的脚步,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深化思想的觉悟,从而成长为这种新思想的扎实实践者和引领者。
当报纸的品味和思想全面形成,在市场的占有率和传阅率足够高的时候,他的影响力就会自然形成,他的领导力也便在思想的高度和传播的广度上,真正实现。
就目前来看,发行量和影响力虽然值得欣喜,但并没有形成真正成熟稳定的力量——领导力一定要在“稳定”的前提下产生,也只有相应的高度和广度成为报纸稳定的架构的时候,领导力才会稳固。到那时,中国教师报在行业内将一呼百应,她所推出的标准,她所抛出的话题,都将影响教育界。
很显然,我们的设想很美好,现在正在向着这种美好的目标前进,但依然路途遥远。需要我们加倍的努力,需要我们在二次创业大讨论之后,一如既往地克服自身的惰性,树立工作的信仰!
当良好的状态和习惯没有真正成为工作生活的常态的时候,反弹必然会有,需要时刻警惕。
再回到报纸最基本的采编上来,尽管今年报纸全新改版,采编质量上有了大幅的提升,社会美誉度也因此创出新高,但是不容忽视的是,曾经编校质量的问题,策划采编的问题,整体上损害了报纸的市场信誉,使得行业媒体统一测评质量严重下滑——作为中央级媒体,无论从掌握的资源、报道的视野,还是从采编人员的素养,都应该是地方媒体“羡慕”的,但是真正呈现出来的报纸,才是衡量一切优势资源转化的最佳媒体和直接形象,报纸采编质量的下滑,说明了采编方面出了问题。其实,这种问题主要考较的是责任心和认真程度。字词语句的问题,应该在这样的媒体中不成问题,而同样的一支队伍,变换了思路和状态,重新上路之后,就能有大幅度的提升,就很能说明问题——并不是队伍本身不行,而是每一个人没有尽到该尽的责任,整个团队没有将这份神圣的媒体,当成自己工作的信仰。
个人的状态其实也在很好地佐证这个问题。一次改版时产生的差错,好几次终审时依然有差错,尽管有时候并不是编辑本身导致的错误,但作为版面的责任人,从头至尾,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也发现,我们经常会在这样的几处出错:校对时不认真或者惯性思维遗留下的错误;美编修改后“合红”时不仔细,导致错误遗留;技术编辑修改出现差错,未能及时发现。这些问题,不仅需要我们把好流程的每道关卡,更需要每个人从自身做起,加强责任心,为报纸建构领导力打好质量基础。
除此之外,我们正在努力搭建报纸、网站、香山会馆三位一体的新的“立体媒体”。报纸是这个立体媒体最基础最核心的一环,同时,她也将与网站、香山会馆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共同完成媒体的整合发展——这是具有开创意义的举措,也是为了配合新的媒体发展架构,最近新任命了两位副主任,三位副主任共同支撑和服务新的架构的运营。
所有的这些,都需要我们六大周刊的全面配合和通力合作。这一点,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义不容辞,并且努力做到最好,如果其中一环放缓了脚步或者停滞了,我们的发展将可能“断链”。
根据雷总和李炳亭主任的整体架构,三位一体的媒体发展,以及与经营相关的各项工作,都是一环扣一环,相互支撑的关系。在目前的团队中,每一个人都是重要的,都肩负着不容推卸的责任。做好自己的工作,就是报社发展的前提。
因此,我们的报纸背后,必然需要一支高素质、有信仰、能打硬仗、团结一致的媒体队伍。正如我们提出的“打造一支具有教育信仰的传媒铁军”,这是我们事业发展和既定目标实现的保证。他要求我们不计较、不空谈,勇敢勤奋地付出;要求我们重策划、重计划,坚定不移去执行;要求我们多学习、多反思,高效扎实地成长;要求我们胸怀广、志向大,敢于突破谋发展;要求我们有责任、有信仰,团结一致干事业!
我想,很多目标我们已经确定,很多理想我们正在勾画,未来的中国教师报,一定具有不可抵挡的大气魄、毋庸置疑的大影响——她的发展同我们每个人的发展息息相关,也同我们目前的每一项工作紧密联系,只有做好当前,只有将自己彻底融入这个团队和这些规划当中,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我们才能更快地看到美好的未来。
中国教师报的未来不是梦,中国教师报人的未来同样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