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固山村小学校的春天——新学期新气象

标签:
西海固山村学校春天新学期气象教育 |
分类: 摄影·图文天下 |
2011年春节过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山区的气温明显转暖,黄土地已是一派早春的气息。2月27日,固原地区悄然下起了一场春雪,这场春雪纷纷扬扬地持续了两天。尽管高速公路暂时封闭,一些路段禁止了通行,我还是于2月28日来到固原市原州区张易镇黎套小学。
黎套小学位于原州区西南约40公里处,是张易镇黎套回族行政村的一所完全小学。这所小学校始建于1954年,位于张易镇西北部22公里处,现属张易镇管辖。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山大沟深,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自然条件恶劣,黎套小学的办学条件仍较为简陋。
然而,令人高兴的是,在这所被白雪环绕的山村小学校却春意暖暖,孩子们一张张可爱的小脸上透出了微笑。在这个新学期的初始,黎套小学每个班级的教室里都换上了崭新的钢板炉子,并且,为孩子们准备了开水。
据了解,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春节过后的教育工作会议上,省委(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毅专门强调了南部山区小学校取暖、饮水等公共服务的重要性。固原市原州区教育局对山区小学校的取暖、喝开水等学校公共服务加强了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规定所有的小学校都要为学生准备开水,撤炉子的时间不得早于4月15日。这个新学期一开学,张易镇所有的小学校都为孩子们不受冻换上了新炉子。在很多人看来,这两项具体措施不算什么,但是对于像黎套小学这样的山村小学校的孩子们来说却是非同小可。因为这里的许多孩子上学都要走很长的山路,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季,天还蒙蒙亮就要怀揣着干馍馍出家门去上学。所以,保障孩子们到了学校以后的取暖、喝开水等的基本服务,无疑,对山区孩子们身心健康的健全发展至关重要。
我国从2006年开始,为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实施了“两免一补”政策,这项政策大大推动了义务教育在西部农村的普及。然而,在我国的西部、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偏远地区,学校教育公共服务的不落实依然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能上学”和“能上好学”之间依然存在较大的距离,缩小距离需要我们的政府和全社会共同努力。
教育部2010年1号文件《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广大中西部农村地区要不断夯实义务教育发展基础,在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普及水平的基础上,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特别强调了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在实现“普九”目标的基础上,加大了学校布局调整力度,努力推动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的均衡发展,不仅仅是要为每一个儿童提供受教育的机会,更重要的是为每一个儿童提供均质的教育资源和公共服务。显然,不同地区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义务教育阶段所面临的问题和重心是不同的。在西部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保障儿童在学校的取暖、喝开水等基本的生理需求,依然是学校教育工作不能忽视的重要环节。
西部地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西部地区发展的未来。宁夏固原市原州区教育局利用政府的工作平台,强化和保障山区小学校基础性公共服务的做法,无疑给南部山区和全国的贫困地区都带了一个好头,起到了好的示范作用,我们应该为他们的努力拍手叫好。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