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朱从檀:“教育三化”从容应对“深水区”

(2011-01-18 12:16:46)
标签:

朱从檀

教育

三化

从容

应对

深水区

改革

分类: 专栏·决策者说

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是个相对概念。我将其理解为“三个转变”:从社会对教育的需求讲,就是由“有学上”的量向“上好学”的质转变,不仅关注办学的数量、层次,而且更加关注办学质量、水平;从教育内部讲,是由单一“我要办学”的初始阶段向怎样“办好学校、办好教育”的理性阶段转变,从关注办学条件的外延,上升为关注教育发展的内涵,是一个寻求提升优质教育质量、打造特色品牌、创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探索过程,必然触及教育改革的深层次和细节问题;从教师与教育工作者的角度来看,就是由做教育、抓管理,向做好教育、抓好管理转变。一个“好”字,体现的是标准,是质量,更是永无止境的追求和实践过程。

作为区域教育管理者,要想在教育改革的“深水区”“破浪前行”,就必须在均衡教育公平化、内涵教育优质化、特色教育品牌化“三化”上做文章,不断满足社会发展对多样化、专业化人才的需求和人民群众对公平、优质教育的诉求。

首先,均衡教育公平化。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验交流现场会上,明确提出到2015年实现县域内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只有消除了城乡、校际之间办学条件、师资,甚至是办学理念、教学改革上的差距,让每所学校办学条件都标准,每节课都高效,每个学生都发展,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均衡、教育公平。第一,推进办学条件均衡,建好学校;第二,推进师资均衡,配好师资。让城乡学校结对共建,教师结对帮扶,区域内教师流动开来;坚持学段教学交流、学科中心教研、校际课题共研、名师帮教、网络教研、教师培训“六位一体”,优化师资配置,力促人力资源均衡。

其次,内涵教育优质化。提升质量是教育发展的核心。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一要做到规范办学行为,减负增效;二要求课堂教学省时高效。步入教育改革的“深水区”,就必须在规范办学的时限内提效率、上质量;要开齐开足开好课程,力求课程超市化、经营商品化、运作市场化;要深入推进高效课堂改革,必要时运用行政手段,真正让学生动起来,教学活起来,效果好起来。目前,我区正在整体推进“目标导学、自主有效”教学实验研究,辅之教师全员有效课堂达标活动,目的就是让教师尽快转变教学理念,加快教学改革。

 再其次,特色教育品牌化。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讲均衡、重质量,更求个性与品牌。我们的想法就是区域推进三项工程、实施两项活动、搞好一个项目创建。即推行文明礼仪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的德育工程,搭建起德育平台,从仪表、仪礼抓起,师生人人学礼仪、懂礼义,做教书育人的好老师、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落实“校校有乐队,人人有才艺”的万人技能才艺展示工程,让师生有才气;夯实“背诵十万字、读破百部书、写下千万句”的书香校园建设工程,每天读书半小时,晨诵、午读、暮省,校园书香四溢。同时,实施器乐才艺展示和经典诵读两项活动,开展学校特色项目创建,培植学校特色,打造特色学校,创办区域教育品牌。

(作者系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教育局局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