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钱国伟:市县联动谋均衡

(2010-12-14 09:39:23)
标签:

市县

联动

均衡

区域

九江

教科所

网络

薄弱

教育

分类: 集萃·编辑天地

江西省九江市教科所助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探索

 

江西省九江市地处赣鄂皖湘交界的赣北顶端,全市辖管十五个县(市、区),由于河湖港汊纵横,高山丘陵交错,加上区域直线远径长达500公里,推动全市教育均衡发展的困难可谓不少。在这种情况下,九江市教育局确立了“市县联动”发展战略,市教科所充分发挥地方教科研优势,体现专业引领,带动县区教育提升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科学决策,高位驱动。在“市县联动”发展战略指导下,九江市教育局首先是在县区行政层面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为工作铺平行政政策支撑的道路;其次是赋予各级教科研部门“研究、服务、管理、指导”综合功能,并将属于“均衡发展”的工作要求纳入了学校行政管理年终综合考评体系;再次是全市教科研人员的全员过程设计,在教师培训、中心组活动、送教下乡、“结对子”工程等活动中予以具体安排,做到工作上的有计划措施、有安排落实、有总结推广。

区域组合,分层推进。在“均衡教育”实施策略上,九江市采取“区域组合,分层推进”的工作思路。所谓“区域组合”即将地域相邻县工作较宜同步的县区进行了合理的分组,如以线连的方式串起了“都(都昌)湖(湖口)彭(彭泽)”等,以块状组合起了“一直三区”(市直、浔阳区、开发区、庐山区)、“一山二县”(庐山、星子县、九江县)等。“区域组合”有利于大市范围内重大活动的合理落实,也促进了相邻区域的业务联系、工作往来。所谓“分层推进”,指的是各县(市、区)教研室依托大市工作思路,有目的地将学校进行片区组合,以片区教研为中心,以“联合教研点”、“教研合作组”等多种方式组织好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之间的教科研“均衡发展”工作。正是这种地方性的地域特征需求下,组建的各级各层教科研活动点的建设,使得全市教科研理念的落实有一个坚强的依托组织,加上这些片、点的教科研中心组自我形成的教科研活动,形成了自上而下市县乡片点的“全程大均衡”工作效果。

专业引领,示范推进。九江市教科所依靠全所教研员力量,汇聚全市特级教师、省学科带头人等最优秀群体,分门别类、分区设点,在理念引导、教材分析、教法指导、过程教研、常规课研讨、示范课展示、优质课交流、专项工作研究“八大项目”,以及“课题研究”“命题研究”“成果研究”三大研究领域,依次展开并做好“联动工作”。在此基础之上,又依据教研片、线、点的基本组合结构,以打造“高效课堂”为切入点,重点推进了“义教课改(农村)课堂教学改革示范校”的工作。如今21所首批验收的示范校脱颖而出,在九江市推动教育改革,提升农村教育教学质量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突出重点,落实薄弱。九江市教科研在面向农村,发展农村教育工作的同时,着力研究和发掘乡镇学校的闪光点,力求实现部分资源的城乡共享、城乡共进,让富有时代气息的城区课堂走进农村,让农村富有改革意味的课堂影响城镇,摒弃狭隘意义上的“城带乡”单一思路,实现城乡互动互助的“综合均衡”。

在重点落实阶段,九江市教科所领导带头下乡,将薄弱区薄弱校的帮扶工作做为常规工作来做;教研员们综合设计、重点下移,深入学校听课、讲座,培训教师,由此保证了全市城乡教科研工作的同步进行。

网络布局,立体覆盖。九江市教科研工作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力争做到“一个都不能少”,目前已基本形成“网络布局,立体覆盖”的格局。一是市教育局重点建设了教学资源网工程,投资600余万重点打造了“九江市教学资源网络中心”,辐射全市所有县区城乡;二是在科研工作上先后推出了“空中课堂”、“名师讲堂”、“精彩课堂”等多层面社会性教育专栏节目;三是设置了专项化的教科研主题,就“考前指导”、“中、高考点拨”等民众关注焦点实施专项性的全市阶段性推进工作;四是市教科所开展“送课下乡”、“送教下乡”、“送教扶贫”等活动,有效地落实了特殊区域特殊帮扶的问题;五是以常规教研为平台,有力地推动了“市县联合”战略。

由于工作成绩突出,九江市电教馆承办的《九江教育资源网》被教育部评为“首届全国地市级教育网站50佳”,市教科所连续多次被评为省级先进教研室。

(作者系江西省九江市教科所所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资讯
后一篇:世文品时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