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露情感 表达态度 生成价值观(二)
(2010-12-14 09:32:27)
标签:
展露情感表达态度生成价值观课堂课改教学三维目标教育 |
分类: 集萃·编辑天地 |
相关链接
丁地华(湖北省恩施市第二中学)
“三步走”做好“情”字文章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做好“情”字的文章,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其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善学、乐学,笔者以为可以“三步走”:
第一步:研究教材,挖掘情感资源。中学的思想政治新教材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因素,课前,教师要充分研究教材,挖掘其中的情感资源,并有效应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有意识地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陶冶学生的情感,启迪学生的智慧,唤起他们主动学习的热情。
第二步:真情相呼,以情激情。教学中,教师要有对科学知识的满腔热情,要充分利用自己的肢体语言。当看到学生开小差或回答问题出现错误时,我们应多提醒,或者用眼神等恰当的体态语暗示,这样,就会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第三步:热情评价,让情感升华。课堂教学评价时,教师可以通过恰当的策略和方法、丰富的情感修养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激起学生情感上的涟漪,引起师生感情上的共鸣,形成师生情感交融、温馨愉快的学习环境。
骆俊明(福建省惠安县城南实验小学)
独特体验与价值引导
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学生作为一个个性鲜明的生命个体,总是带着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与文本对话,从而进行意义的建构。教师不仅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和选择,还要鼓励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和发现。新课程首先需要我们蹲下来善待孩子们天真可爱、原汁原味的想法,把他们当作珍贵的教育资源。
价值引导,尊重文本的价值取向。具有丰富人文性的语文文本有鲜明的价值引导的目标,其内在的价值取向都有一定的“规定”,如果任意“创生”,必将导致价值取向的残缺或产生解读的异化。语文教学,教师要帮助学生克服片面理解和片面强调的倾向,善于引领学生深刻理解文本的价值取向和时代的要求,给他们以春风化雨般的影响、浸润,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人格。
寻找独特体验与价值引导的平衡点。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必须积极寻找独特体验与价值引导的平衡点,具体策略是:教师首先要深刻理解文本的价值取向,对文本要有与时俱进的解读;创设平台,让学生充分展示心灵、张扬个性、交流思辩;在平等的“对话”中,引导学生求真、求善、求美。
马
评价引领价值观
通过课堂及时评价,加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采用科学合理方式,及时、多次、灵活地实施评价。教师不仅要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有机地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之中,还要重视评价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作用。
通过活动表现评价,促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学生在各项学习活动中表现,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分析问题的思路、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水平,以及表达交流技能等进行全方位的评价。评价结果及时、恰当地反馈给学生,以激励进步,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科学的探究精神及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的全面发展。
建立学习档案袋评价,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档案袋是展示学生学习过程的完整资料集,可以给学生提供自我评价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和反思意识;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独特性,增强自信心;学生针对学习档案内容进行反省和自我评价,使学生由外在的压力逐步转向内在的需要,从而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效地提高学习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