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区域课改何以破局

(2010-08-27 08:32:04)
标签:

区域

课改

破局

单兵作战

区域推进

课堂

模式

局长

分类: 专题·特别策划

今天的课改,已经从“单兵作战”更多地向“区域推进”发展。于是,许多新的问题随之产生,影响甚至阻碍课改的整体推进。区域课改何以破局?政府部门的工作思路、推进课改的整体策略,以及相应的管理评价机制,无疑都是影响区域课改有效推进的重要环节。率先进行区域课改的实验区域是如何整体推进课改的,他们有怎样的核心经验,又遇到了什么困难?本期“问道”试图对此作出解答。

区域课改何以破局

■对话嘉宾

翟幸福  河南省郑州市教育局局长

李志宇  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教体局局长

刘善训  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教育局党委书记

张小玲  广东省东莞市黄江镇教办辅导员

■对话主持:郭 

 

局长:要具有专业话语权

 

 局长的定位,一定程度上就是教体局的定位。我一直在思考教体局管什么?我认为,教体局作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该是管得越少越好。

 

郭  瑞: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不仅是现有教育资源的均衡,更重要的是通过内涵发展实现质量的相对均衡。推进区域教育内涵发展,需要关注哪些问题?

 翟幸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十年来,已到了全面实施和纵深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是从外延发展转向内涵发展。结合郑州市教育的实际情况,学校的规模化建设已经不是当前最主要的工作重点,切实提高教育质量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核心任务。二是从关注机会公平到关注质量公平。解决“有学上”之后,“上好学”的问题凸显出来,人民群众接受良好质量教育的愿望与优质教育资源短缺的矛盾更加突出。三是人们对教育的要求发生了重要变化。他们既关注升学,更关注孩子的全面健康、和谐发展。

李志宇: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首先要明晰一个观念,均衡发展不是平均发展,而是每一所学校都能在最近发展区得到最有效的发展。我们在推进过程中没有搞“一刀切”,而是指导学校分析自身的特点,在最近发展区寻找出路,尊重差异,个性发展,这也正是我们所倡导的“主体多元教育”思想的精髓所在。

郭  瑞:作为教育管理者,在区域课改推进中应如何定位?如何看待局长专业化问题?

刘善训:随着课改从个体学校向区域推进,教育局长更多地担负起了区域教育思想引领者、教育政策制定者和教育改革推动者的角色。教育局长的专业化,我认为主要包括教育政策的执行能力、教育思想的引导能力、教育改革的推动能力以及教育资源的统筹能力等几个方面。

李志宇:局长的定位,一定程度上就是教体局的定位。我一直在思考教体局管什么?我认为,教体局作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该是管得越少越好。教育是一个特殊行业,要逐步去行政化,无论是局长还是校长都要具有专业话语权,都要向教育家办教育的方向发展。总的来说,局长一是要善于把握方向。殷都区的方向是:在全区确立“一个围绕”的行动理念,即围绕主体多元教育思想,所有工作的开展都要以此为统领。二是树立导向。评先、评优都必须以教改工作为主要依据。三是建设队伍。要确保区域教改的顺利开展,必须有一支懂教改并且具有坚定信念的教师队伍,加强学校领导干部队伍管理,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和优化结构。四是勇于放权,做好服务。教育教学业务工作,应该交给学校来做,教体局就是做好服务,为学校改革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

 

策略:系统保证,不能就课改抓课改

   

 推进区域课改既要以点带面又要整体推进,既有点上典型,又有面上推开,以点带面、以面促点、点面结合、整体联动。

 

郭  瑞:要实现区域课改的整体繁荣,在推进过程中有哪些策略?

刘善训:区域内学校之间内涵发展关键要构建四种制度:一是建立区域教育资源科学配置制度,加强教育资源的宏观调控,让稀缺的教育资源更多地流向薄弱学校,避免“马太效应”的产生;二是建立区域学校科学布局制度,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三是建立区域教育科学评价制度,评价充分考虑学校的差异性,充分体现学校的发展性,多把尺子量学校,以发展的眼光看学校;四是建立区域教育均衡管理制度,从简单、短期的支持帮扶上升到深层的长效的管理体制。如我们采取的“中心校+偏远校”的“联片”管理形态、“强校+弱校”的“联管”管理形态、“中学+小学”的“联动”管理形态以及“老校+新校”的“联体”管理形态都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优化共享,促进了学校的均衡发展。

李志宇:一般来讲,搞课改习惯找试点,主要还是担心课改效果问题。殷都区现在是区域整体推进,这种力度是一所学校或几所学校“单打独斗”所无法比拟的。我们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创设了良好的课改氛围,消除了校长们的顾虑。二是同一起点,各校在相互比较中找差距,加大了推进力度。三是更有利于资源整合,集全区之力共同应对课改中出现的问题,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张小玲:我认为,推进区域课改既要以点带面又要整体推进,既有点上典型,又有面上推开,以点带面、以面促点、点面结合、整体联动。

刘善训:在区域课改推进过程中,应该着重把握好四个方面。一是思想先行。我们提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学得好”的教育理念和“以学生为主、以学习为主、以学力为主”的“三为主”高效课堂基本模式,并通过理论研读、专家培训、外出考察、思想研讨等办法,统一思想,做到先改思想、再改模式。二是典型引路。我们选取课改愿望强烈、师资水平较高的7所中学和4所小学作为重点培育对象,建立课改“标本”,以此辐射其他学校。三是专业支撑。重视研究课改当中的技术问题,形成一般性操作指南。四是活动推动。主要是通过经常性观摩、展示、讨论、评比、验收等活动强力推进。五是系统保证,不能就课改抓课改。课改表面改的是课堂的模式,实质上改的是教育理念和教育价值观。

 

课堂模式:要为基层学校和教师预留创新与突破的空间

 

 模式是把先进理念的关键信息加以总结,固化出来的程序,统一模式是为了改变思想和教学行为,其目的是为了出模,我提出先学其形,最后达到行其神的目的。

 

郭  瑞:当下,有不少区域在课改整体推进过程中,关于课堂教学的改革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模式的整体构建策略,如何处理模式推进与学校个性发展的矛盾?

李志宇:首先要澄清一个观念,那就是模式和模式化的问题,模式是把先进理念的关键信息加以总结,固化出来的程序,统一模式是为了改变思想和教学行为,其目的是为了出模,我提出先学其形,最后达到行其神的目的。但是不能模式化,就模式论模式难免会走入歧途。我们的“双向五环”教学模式,其中“双向”是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明确了主体多元教育思想,“五环”是教学的基本模式。所谓基本模式,就是要为基层学校和教师预留创新与突破的空间,每一所学校,甚至每一位教师都可以在基本模式的基础上建构适合自己的模式。

刘善训:五河县在课改推进中提出了“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策略。主导性是自上而下的思想引领、技术引路,多样性是自下而上的模式生成。区域课改推进既要“统”,即统一思想、统一理念、统一模块、统一行动、统一标准,又要“分”,结合学校实际分类设计、分步实施、分别指导。“统”从“分”中来,“分”在“统”中行,“统”“分”结合,协调发展。

在“统”的层面上,重在统一课堂的核心理念,提出建立“三为主”高效效堂,即以学生为主、以学习为主、以学力为主;统一课堂的基本模块,即高效课堂的四大模块:差异学案导学、有效小组助学、聚焦展示促学、多元评价教学;统一课改的技术要领,即学案编写体例、小组建设原则、聚焦展示方法、评价激励方式形成基本操作指南。在“分”上重在鼓励学校在课堂模式、结构、环节上探索创新,随机生成。

翟幸福:郑州市以构建“道德课堂”为指导,形成具有郑州特色的课堂教学新模式;以创建特色学校为载体,促进每一所学校的内涵发展;以开展学校诊断为抓手,推动所有学校办学水平的整体提升,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中积累了宝贵经验。

今年6月份,我们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学校诊断活动。这是学校改进管理,提高办学水平,加快学校发展的重要方法,也是促进学校之间研讨与交流的重要措施。学校诊断活动要想取得较为明显的效果,有两个因素十分重要:一是诊断者提供给学校的诊断报告中,既要有诊断结论,又要列举出相关的证据作为支持;既要提出问题,又要为学校提供可供选择的改进策略。二是被诊断学校校长要学会用批判性眼光审视学校管理实践,能敏感地捕捉到亟待关注的问题,并通过综合分析,寻找自身的责任和原因。同时,在勇于承认问题的同时,还要积极尝试通过校本行动研究去解决问题。

张小玲:不同的学校在课改具体模式和课改层次的选择以及整体推进的节奏上,必须因校而异。关键要把握好三个统一:一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做到课堂理念、基本模式是统一的,具体模式是多样的,可以采取“一校一模”,甚至“一校多模”。二是借鉴性和生成性的统一。课改需要拿来主义,但更重要的是“拿来”以后随机生成,生长出适应本地环境的课改模式,这样才能生机勃勃。三是一致性和层次性的统一。推进的环节基本是一致的,都经过临贴、入帖、破帖的过程,但在每个环节中不同学校的进度、深度、效度是不同的,不求一体,只求达标。

 

难点:关键还是转变观念

 

课改本质上改的是教育价值观。如果新的评价标准不能建立,课改只会流于形式或穿新鞋走老路。

 

  郭  瑞:区域课改推进的难点是什么?

翟幸福:在课改推进过程中,我们还面临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一是一些地方推进课程改革的有效机制尚未系统建立,课程改革领导机构的作用没有很好发挥,推进课改的热情有待提高;二是有的学校校长和教师对推进课程改革认识不明确,信心不足;三是课程改革的有效性有待提高,一些学校和教师为了追求课堂模式的变革,注重教学形式的变化,忽视了教学目标的实现,课堂教学出现了表演式、形式化的倾向;四是农村课改由于受到师资水平较低、教育资源相对匮乏、专业引领不到位等因素限制,效果不明显。

刘善训:课改本质上改的是教育价值观。如果新的评价标准不能建立,课改只会流于形式或穿新鞋走老路。针对课改的要求,我们相应建立了以内涵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学校科学评价体系,以“四考”,即师德师风考评、专业素质考试、工作过程考查、工作实绩考核为主要内容的教师绩效管理评价体系。以“五好”,即品德修行得好、知识掌握得好、身心发展得好、审美陶冶得好、创新实践得好为主要内容的学生综合素质考评体系。以考察“三度”,即学生主体参与度、学习过程有效度和学力目标达成度为主要内容的课堂评价模式,为课堂改革保驾护航。

李志宇:我们常常说,我们一直在路上。找准发展方向,不等不靠。我们坚持在实践中完善,在操作中探索。关于推进过程中的难点,恐怕还是教育观念的转变,这个工作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还需要下大力气,思想一变天地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