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打造阳光校园 创意织就低碳未来
(2010-06-02 11:24:41)
标签:
巧手打造阳光校园创意织就低碳未来节能中国尚德教育 |
分类: 专访·记者手记 |
巧手打造阳光校园
“阳光校园”节能活动暨第四届中国尚德创意大赛北京赛区选拔赛举行
5月29日上午,阳光炽烈,来自北京市19个区县99所学校的学生们热情高涨,他们带着自己的科技作品大“秀”低碳创意:节能型多功能温室教室、太阳能教室空气净化机、太阳能课桌展板、电动板擦……以太阳能利用为主体,融合多项废物利用又紧密联系校园生活的低碳模型均出自北京中小学生之手。当这些阳光创意作品集中呈现在北京市“阳光校园”节能活动暨第四届中国尚德创意大赛北京赛区选拔赛的现场时,评委和媒体记者们不禁惊叹:材料有限,创意无限!
此次在北京市东直门中学举行的北京选拔赛,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处、中国青少年创意大赛组委会、中国版权协会教育委员会联合主办,北京市教科院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中心、尚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协办,活动要求各参赛学生以赞助方提供的一块太阳能光板为依托,以节能减排、低碳校园为主题,通过不同的作品展示创意,呈现多元化科技成果。
在北京市铁路二中的展示区,制作精致的节能型多功能温室教室模型颇为引人关注,模型中的教室,既有以多种模式无土栽培的稳定的植物生长空间,又有围坐在一起学习的圆桌设计,整个系统将光能转换为电能供温室使用,既可为植物提供照明、水分等,又能有效调节室内温度、湿度,植物的光和作用也为教室不断供给充足的氧气……“可以满足正常的教学和探究式实验,我们身在其中上课,就再也不会犯困了!”设计这件作品的高二学生张松睿和谷雨告诉记者,学校开设了通用技术课,同学们的动手能力不断提高,此次设计的温室教室还有可能变为现实,成为学校新楼教室的参考设计。
北京80中的杜叶和魏元昕从教室通风方向切入,设计了太阳能教室空气净化机,顺义区牛栏山一中的刘梦侃和王宜琦则利用太阳制作了简单的课桌展板,音像、台灯均使用太阳,通州区潞河中学的学生也改造了传统板擦,实现电动控制,而电能均来自于太阳能……
学生们充分利用200瓦的太阳能电板设计出了形式各异、功能不同的太阳能实验装置,集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于一体,既普及了太阳能知识,也在践行低碳理念的同时,打造阳光校园工程。
记者在现场看到,当天的选拔赛不仅展示创意作品,还进行了太阳能水陆两栖小车竞速比赛,北京学生的最好成绩还打破了此前全国的最好成绩,在三米的水陆行进中,最快速度已经达到了3.2秒。
据组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北京选拔赛经过2个月的精心准备,各参赛学校通过太阳能知识竞赛答卷、太阳能水陆两栖小车竞速比赛、太阳能组件校园应用模型制作等形式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最终,北京80中、宣武区第二职业学校、延庆一中、平谷区黄松峪中学等30所学校代表队获团体一等奖,将代表北京赛区参加7月27至30日在江苏省泰州中学举行的总决赛,通州区潞州中学等40个学校获团体二等奖,将代表北京赛区参加7月23至26日在上海举行的总选拔赛。
王逸达、张城、张昊鹏、常远等10人获得学生创意一等奖,通州六中唐忠笤等80名教师获创新教师奖。
据了解,今年的大赛活动在全国40多个城市和赛区掀起青少年低碳创意新热潮,7月27日在江苏省泰州中学举行的创意大赛全国总决赛上,将有40多个赛区的优秀代表队将同场竞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