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年度课改工作总结交流会召开
(2009-11-22 10:34:09)
标签:
北京市年度课改工作总结交流召开教育 |
分类: 专访·记者手记 |
过去一年里,首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进展平稳、成效显著,形成了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课程改革典型。
11月18日,北京市2008-2009学年度课改工作总结交流会召开。报告课改进展,交流课改经验,表彰先进典型,讨论现实问题,规划未来行动。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铁道做全市中小学课改实验工作总结。北京市教委副主任罗洁、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副主任李壑等出席。
过去一年里,北京市启动了社会大课堂建设,拓展了课程资源;组织开展了小学教师教学基本功培训和展示活动;完善了教师研修网络,陆续开通了特级教师工作站;进一步完善了市、区县、校三级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顺利完成了高中第一轮实验春秋两季会考,出台了高考改革方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进展平稳、成效显著,形成了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课程改革典型。
本次会议分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两个学段,围绕学年度主要工作进行总结、交流和研讨。会议期间,海淀区教委,顺义区教研中心、光明小学等相关教委负责人、校长、班主任分别在论坛中就推进课程改革,加强三级课程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等方面交流了做法,北京教育学院、北京教科院教研中心等部门代表还就教师专业能力建设、师资培训等方面介绍了经验。特别是高中阶段的部分校长和一线课改教师不仅对高中课程的领导与执行、课堂教学与教研、高中会考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和交流,突出区域、学校特色和成功做法,还聚焦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对策,使研讨更具针对性、有效性。
市教委副主任罗洁对未来深化首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要求,他指出,要全面落实课程方案,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行政部门、校长和学校管理人员的课程领导力,强化教师课程的执行力,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健全课程管理制度,整体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建设与管理工作。罗洁表示,要加快推进评价改革,全面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完善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教学质量分析与评价监控反馈系统,完善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方式,杜绝教育的功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