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各区县都将有独立设置的特教学校
(2009-11-06 17:59:15)
标签:
明年区县独立设置特教学校第四次特殊教育工作教育 |
分类: 专访·记者手记 |
北京市高度重视残疾少年儿童义务教育
明年各区县都将有独立设置的特教学校
到2010年,北京市每个区县都将拥有独立设置的特殊教育学校,保障残疾儿童少年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这是记者从11月4日召开的北京市第四次特殊教育工作会议上获悉的。
北京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赵凤桐,副市长丁向阳出席会议并讲话,北京市教委主任刘利民,市民政局党委书记、局长吴世民,市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线联平,市教委副主任罗洁、郑萼、吴松元等出席。
此次特教会议旨在贯彻落实全国特殊教育工作会议精神,部署今后全市特殊教育工作,并对在特殊教育工作中去的突出成绩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
目前,北京市共有特教学校24所,其中高等特教学校1所,基础教育阶段特教学校23所,在校生3704名;另有5644名残疾学生在1109所普通中小学随班就读,形成了以随班就读为主体、特教学校为骨干、送教上门等多种教育形式为补充的完整特殊教育体系。特殊教育的入学率始终保持在全国领先水平。
据介绍,从2001年秋季起,北京市陆续对拥有本市户籍、在公办特教学校就读的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残疾学生实行“三免两补”政策,实施扶残助学工程,对所有残疾高中生、大学生和研究生分别按每人每年1000元、2000元、4000元的标准进行资助。实施了基础教育阶段听力残疾学生在考试中免外语听力测试、低视力和盲人初中毕业生与普通学生同步参加中考、低视力高中毕业生与普通高中学生同步参加高考等政策;在全市各区县全面普及送教上门或由家长陪读等方式,保障重度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十一五”期间,北京市市级特教专项经费已增加到每年1000万元,特教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提高到2200元。
根据部署,北京市区两级政府将加大投入,到2010年,保证每一个区县都拥有独立设置的特教学校,每个远郊区县都至少拥有1所公办寄宿制特教学校,适度扩大住宿规模。北京市还将提高对残疾学生的补助金额,扩大补助范围,开展残疾儿童随园就读试点,扩大公办幼儿园招收残疾儿童的规模,并加快发展以职业教育为主的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此外,北京市还将编写具有“北京特色”的特殊教育地方教材,全面提高残疾儿童少年的教育和康复水平。
赵凤桐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高度重视特殊教育工作。认真贯彻《义务教育法》,进一步落实特殊教育的政府责任,规划好特殊教育事业,坚持特教特办,依法治教,建立和完善特教体系,不断加大投入,加强公共财政保障,改善办学条件。他强调要关心特教教师,为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加强特教师资队伍建设,办好特教学校,扎实推动首都特殊教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