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含地域特色 充满个性色彩
体现民族风情
北京百校爱国主义成果献礼国庆
自主编写的《圣地红歌》、手工制作的民族陶艺、矿泉水瓶盖做成的鲜红国旗、诗词歌赋写出的爱国情怀……一本本富含地域特色的校本教材,一件件充满个性色彩的手工作品,一幅幅散发着民族风采的诗词画作,整齐地陈列在北京101中学体育馆内,展示了首都教育战线的爱国主义教育成果,吸引了人们驻足欣赏。
这是9月24日正式启动的北京市中小学百校爱国主义教育成果展的现场。北京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赵凤桐出席了当天的启动仪式并剪彩,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主任刘利民代表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致辞,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高洪,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刘建,北京市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线联平,海淀区委常委、副区长贾沫微,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副主任李壑、关国珍,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社长、总编辑张彦春等领导和来自全市18个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100余所参加百校爱国主义教育成果展学校的校长代表、中小学生代表一同观摩了爱国主义教育成果展,市教委副主任郑萼主持了当天的启动仪式。
此次成果展展品包括展板、图片、照片、手工艺品等400多件,分别来自全市18区县的100所中小学。在实物展品中,相当一部分是各学校自主开发的爱国主义校本课程,如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编写的中国传统文化教材,在初一至高三的选修课程中加入了大量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同时鼓励学生们自己找选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宣武区回民小学根据学校少数民族学生多的特点,开设了民族工艺校本课程,学生们自己制作的马勺、葫芦藤、陶艺等作品成为学校民族工艺展厅中的展品。八达岭中心小学则编写了反映长城文化的教材。
此外,汇文中学以照片的形式展示了已坚持半个世纪的传统活动——吴运铎班、彭雪枫班、孙敬修班等15个英雄班的历史,房山区霞云岭中心小学送来了自己编辑的爱国主义教材《圣地红歌》参展……
据了解,自今年4月组织成果推荐活动以来,全市18个区县积极参与,自下而上地推出了许多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具有广泛推广价值的爱国主义教育成果,并开展了区县和学校层面的展示交流。
而在这些展品背后,也蕴藏着丰富扎实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记者调查发现,首都许多中小学都开发了中国传统文化校本课程,经典诗文诵读、中国书法、中国棋艺、中国戏曲、传统礼仪、传统体育项目、传统服饰等走进了课堂,走进了青少年的心中。
作为百所爱国主义教育成果展参展学校代表,北京101中学的师生们还在启动活动上,以“弘扬民族精神:使命与责任”、“服务社会,奉献爱心”、“全球意识,世界眼光”等为主题,汇报和展示了学校近年来取得的爱国主义教育成果。
据悉,此次活动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主办,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承办,旨在集中展示和交流多年来全市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成果,是首都教育系统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重要活动之一,已纳入全市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深入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系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