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晋内蒙达成教育合作五点共识

标签:
京津冀晋内蒙达成教育合作五点共识区域 |
分类: 专访·记者手记 |
“共促区域教育协调发展、携力规划教育合作蓝图、共建区域教育合作机制、协同开展教育发展研究、构建教育合作交流平台”。6月13日,在北京市教委主任刘利民的倡议下,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五省市区教育部门负责人举行座谈会,并就区域教育合作达成上述“五点共识”。今后,华北五省市区将形成互助共赢的教育新局面,共同提高区域教育质量。
当前,华北地区的教育在国家教育全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和发展潜力,而越来越便捷的交通又让华北五省市区的教育合作越来越紧密,已初步形成了教育合作的良好基础。此次华北四省市区受北京市教委邀请,集体亮相第六届北京国际教育博览会,成为此次博览会上一大亮点。
在博览会期间,刘利民代表北京市教委发起并邀请四省市区共同参与“华北区域教育合作发展”,同时提出四点建议,即创新一种以政府为主导,各科研机构、教育机构、行业媒体、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常规化交流、沟通、合作、资助等区域教育交流合作推动模式,建立起一种长期、高效的“联动机制”,组建区域教育合作发展优质资源网络,成立“华北区域教育合作发展促进组织”。
天津市教委副主任林炎生、河北省教育厅副厅长翟海魂、山西省教育厅厅长李东福、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程哲等主要负责人亦纷纷发表看法,表示支持北京市教委的倡议,愿意为华北五省市区教育区域合作作出应有的贡献,同时还提出将辽宁、山东等省吸引到合作联盟中,打造华北和“环渤海教育圈”。
最终,华北五省市区达成“五点共识”,认为华北五省市区有必要广泛而深入开展教育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以逐步形成华北地区优势互补的教育发展新格局,为华北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和智力支持。
华北五省市区教育部门将拟订并签署一份旨在促进并保障实施全面平等合作的中长期合作协议,进一步明确今后一个时期的合作方向、内容和途径,充分发挥各地传统优势,形成互惠共享的合作机制;建立以“北京国际教育博览会”、“华北教育合作高层论坛”和“后备校长异地访学制度”为标志性活动的华北五省市区教育合作年度交流制度,以持续推进华北地区教育合作的发展。
为确保华北五省市区教育合作的持续健康运行,将由各地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华北五省市区教育合作组织”,同时各自指定一个处室作为具体办事和联络机构。今后,五省市区将整合各地优质师资、院校、知名教育机构,组建区域教育合作发展优质资源网络,还将“交换”优秀师资,互派“交换生”、联合研究重点课题、联合培养留学生等,通过教育研究机构的密切合作,深入开展共同研究,推进多边合作实验,共享教育信息资源,推广教育教学经验,共同提高教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