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艺术教育为学生全面发展“点睛”

(2009-06-03 15:21:38)
标签:

艺术教育

学生

全面发展

点睛

素质教育

艺术节

北京

分类: 专访·记者手记

艺术教育为学生全面发展“点睛”

——北京市学校艺术教育成果展示会侧记

    “北京的孩子太厉害了!”5月27日至29日,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办、北京学生活动管理中心承办的庆祝建国60周年北京市学校艺术教育成果展示会暨北京市第12届学生艺术节闭幕式在北京展览馆举行。来自河北、四川、广东、天津等16个省市的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代表应邀参会,他们对北京学校艺术教育所取得的成绩以及中小学生表现出来的高超艺术才能给予了高度评价。

    据了解,此次展会从以往竞赛为主的传统模式中“解脱”出来,重在艺术成果的展示、教育经验的交流。包括北京市各区县艺术教育成果展、学校优秀节目展示、艺术教育专题论坛、学生优秀艺术作品展以及学生动手实践等活动,吸引了4.5万多名观众,获得了普遍赞誉。

    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艺术节已成为北京市学校艺术教育的品牌,成为首都艺术教育工作的重要标志和名片。

 

加强交流 艺术回归自然状态

    “哇,他们写得太牛了!”5月29日上午,同在北京市东城区少年宫学习书法的刘卓群和冯自卓在家长的带领下,走进了北京展览馆,一边很认真地欣赏,一边品评那些出自10岁左右同龄人的书法作品,还时不时用相机拍照,显得很兴奋。

    这两位来自北京府学胡同小学和景山学校的学生告诉记者,虽然已经学习书法4年多,也曾获得过市区级的书法奖项,但是水平还远不及展示的作品,并表示还要继续练习,向这些同龄人看齐。

    和他们一样,由于展示会上没有比赛,许多前来参观的学生和家长都表示比往年放松。家长也有更自由的心态带着孩子去学习和交流,不用再像往年一样,考虑比赛的成败。

    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和怀柔区第三中学还同台表演合唱,这在以前是不可能实现的。

    在区县展区,负责老师也不再局限于自己的“地盘”,一边组织好本区县学校的特色展示和资料发放,一边积极地走出去了解兄弟区县的情况。

    一位参与活动的学生问老师:“今天几点结束?”“四点。”学生看看表,“还能再玩两小时呢!”

    “学生们用词都不一样了!”北京市教委体美处副处长王军反问记者,“如果是竞赛,还敢用‘玩’这个词吗?”

    王军告诉记者,此次成果展示会实现了北京市艺术教育活动的“变脸”:让艺术回归了自然状态。活动将以前带有功利性的竞赛从病态当中解放出来,提供了一个展示平台而不再是竞技平台,让区县、学校之间,学生、家长之间在更自然的状态下交流学习。所以,“场馆内有了更多的笑声,互相走动也更加积极。”

    他表示,北京市教委为全市中小学师生艺术活动搭建了一个展示的大平台,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学校艺术教育之间的学习、交流和提高。师生们在这个平台中充分表现出对美的追求,对艺术的向往,对生活的热爱。

 

展示特长 普通学生成为关注焦点

    在区县展示区,北京市昌平区第二实验小学的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熟练地进行着面塑作品的创作。揉、搓、捏、揪……彩色面团在他们手里仿佛活了一般,三下五除二,便“长”成了栩栩如生的小动物。在他们面前的展示架上,已经摆满了十二生肖、卡通动物。许多学生、家长纷纷围拢过来,欣赏他们精彩的表演,并不时发出啧啧赞叹。指导老师现场赶制的几枝面玫瑰则成为大家争抢的小礼物。一个学生不无自豪地告诉记者:“没想到今天在这里,我们也有人追捧了!”

    在其他展示台前,彩绘、龙泉蝶翅画、剪纸……丰富多彩的艺术展示让学生成为展览馆内的小“明星”。他们中间,有许多人文化课成绩并不是很优秀,因而平时并不被周围师生所关注。但是在展览馆内,拥有一技之长的他们却成为关注的焦点——参观的师生和家长不断地围拢过去,照相机的镜头也纷纷瞄准他们……

    观看专场演出的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的一位男生表示,自己很愿意参加学校组织的艺术活动。东城区帽儿小学也组织学生到展览馆观看了合唱专场演出,五年级学生李丹丹、周京京告诉记者:“能参加这种活动,我感到很高兴!如果有机会我非常愿意参加金帆艺术团的展演!”

    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到艺术活动中来——这是本次展示活动的一大亮点。据介绍,北京市不断丰富学生艺术活动的门类,新增加了儿童歌舞剧、行进管乐等项目设置,这在全国属首创。同时,艺术节政策上也体现了扶持弱势群体,重心转向普及,重点转向农村,吸纳外省市农民工子弟参加,降低了门槛,使更多孩子走近艺术,走进艺术节活动。“艺术节不再是特长生的天堂,而是广大中小学生快乐的节日。北京市教委努力使艺术节从以往注重竞赛形式向注重多种艺术形式展示过渡。”王军表示,本次艺术成果展示会就是一次很好的实践。

 

形成特色 更多学校重视艺术教育

    一曲曲悠扬动听的民族音乐,一段段婉转美妙的器乐经典,昌平区第二中学的民乐专场吸引了众多观众。在展会期间,昌平二中与其他16所中小学校一起,分别举行了学校的器乐、合唱、舞蹈、戏曲等专场演出,共同展示了北京学校艺术教育的丰硕成果。

    北师大第二附属中学也在展会期间带来了精彩的舞蹈专场表演。据了解,艺术节已成为该校涉及人数最多、影响最广泛的艺术活动,每届学生参与率都能达到80%以上。学校在艺术教育中实行“三结合”的指导方针,即普及与提高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艺术教育与各学科教育相结合,成为北京市各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典型代表。

    与这两所学校一样,艺术教育已经在北京市各中小学中普遍开展起来,并逐渐成为部分学校突出的办学特色,更为青少年的成长带来了“真实的体验”。“他们不仅通过艺术活动丰富了课余生活,而且很多学生已经达到了专业水准,将爱好变为了特长。”一位从事艺术教育的教师这样评价。

    记者先后两次走进北京展览馆,在采访时还发现,许多远郊区和农村学校虽然在硬件建设上受到制约,但依然能因地制宜,开发出具有区域特色的艺术形式来。

    延庆县教委副主任郑世永带队,组织200名艺术教育干部教师参加展示会。来自该县八达岭小学、清泉铺小学的豆艺和大柏老小学、延庆第三小学的葫芦艺术也受到了参展师生的一致好评。

    大兴区采育镇第一中心小学以美育为特色,编写了《工笔画》学习材料,并成立了泥塑小组、璞育坊书画社等;门头沟区龙泉雾小学学生自己养殖龙泉蝶,利用蝶翅做出了美轮美奂的龙泉蝶翅画,四大美女图、雄鹰展翅图……凡是能用笔画出的动物、美景,当地的小学生们都尝试着用蝶翅做出来。

    据了解,1988年北京市举办首次中小学生文艺汇演活动之后,进一步整合艺术教育活动,举行了北京市首届中小学生艺术节。其后一直延续至今,已举办了12届,成为全市性的、大规模的、传统性的教育活动,受到了全市中小学师生的广泛欢迎。每届均吸引百万余名中小学生参与,目前,累计有1000多万人次的中小学生参与过此次活动。

    各学校艺术教师也借助展示会的机会,不断进修和深造自身专业素质,提高艺术专业水平。优秀艺术教师孟艳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她经过艺术专业的学习与实践,编导的舞蹈在北京市、全国学生艺术活动中成绩优秀,后来成为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导演中唯一的教师编导。

 

学生成长 艺术教育为发展“点睛”

    在北京市学校艺术教育成果展示会场,“龙在天”少儿皮影演播厅吸引了众多中小学生。他们走到台后,亲自操作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形象皮影道具,为前台观众即兴演绎动人的舞台故事;民间杂技团的演员现场教学生们抖空竹;京昆协会艺术团的艺术家则在展台前讲解戏曲知识,小演员们在专家的指导下演绎唱念做打的基本功;“面人张”张俊显现场表演捏面人;还有吹糖人、卵石画……一大批民间艺术被挖掘出来,纷纷走进了展示会现场,使得本次展会的民族性特色更强烈,“主旋律”色彩更浓厚。

    “艺术节活动为广大中小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艺术实践舞台,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团队合作、文化修养等思想道德教育,全面提升了中小学生的素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团长于海如是说。

    “动员社会力量支持艺术教育,包括艺术家、家长和社会团体的参与,已经成为北京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成功经验。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对社会对家长及各界人士的再教育,让他们逐步体会到全社会有责任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北京理工附中初一年级的宋梦淇参加北京市中小学生金帆艺术团的管乐团已经一年多了,此次展会上,他和同学们一起参加了开幕式的户外表演。他说,“参加管乐团的活动我乐在其中,从中不仅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还学会了团结,增强了自信心!”

    参加合唱团专场演出的陈经纶中学学生的家长朱芮波说:“参加这样的活动不仅锻炼了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动手能力,还对提高孩子自身的综合素质很有帮助。所以我们宁愿让孩子占用一些宝贵的学习时间,也非常支持孩子参加这些活动!”

    据了解,展会期间,上千件展品无一损坏或丢失,互动区内也总是秩序井然。承办此次活动的北京展览馆的工作人员感叹道:“我们建馆以来,从来没有见过这种场面。学生们的表现出乎我们的意料,热情高、秩序好、素质强!”

    中共北京市委副秘书长李福祥表示,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使中小学生获得了美的享受、得到了美的熏陶,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精神。“这一切,充分展现了首都青少年的青春活力和良好素质,展现了当代学生的精神风采。”

    “在某种程度上,艺术教育正成为北京中小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点睛之笔!”王军如是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