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市海淀区“社会大课堂”凸显区位特色

(2009-05-20 14:59:17)
标签:

北京

海淀区

社会大课堂

凸显

区位

特色

教育

分类: 专访·记者手记

依托科技人文优势  联动知名院校企业

北京市海淀区“社会大课堂”凸显区位特色

“走进中科院、走进清华的实践课异常精彩,使我对科学知识的学习产生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这是记者在5月16日上午启动的北京市海淀区社会大课堂高峰论坛暨特色活动博览会上听到最多的一句话。

在随后的一周里,中小学生将走进高校和科研院所当一天“科学家”,百名教授则客串中小学教师,为他们讲授宝玉石鉴赏、汽车构造等课程,辅导他们学理论、搞实验。初步预计参与师生将超过5000人次。

据了解,自2008年9月北京市启动社会大课堂活动以来,海淀区依托区域科技人文优势,将课堂教学、兴趣培养与科技活动有效结合,在大中小学联体、高科技企业参与、课题项目带动、区域整体推进、综合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有效探索,并取得了阶段成果。

 

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快乐

在清华大学主楼一层大厅中,在中科院自动化展台前,北京市教委副主任郑萼和同学们一起与机器人对话,了解语音识别技术的应用;在北京动物园展台前,专业人员为同学们讲解蝌蚪的变态过程;来自北京远郊区延庆的同学们也赶来参加海淀区社会大课堂特色活动博览会,并走进清华实验室,亲手体验饰物制作过程……

“平时在学校里很少参加这种活动,自己亲手制作的虽然没有买的好看,但意义是不一样的。”科迪实验中学高二(3)班的司照华高兴的对记者说。在首饰艺术课上,记者看到,学生们经过专家的指导,通过动手实践,制作出个性鲜明的作品。在专家的引导鼓励下,他们还给这些首饰起了富有个性的品牌名称,如 “蛇形戒”、“君子小乌龟”等。

据介绍,此次海淀区社会大课堂首次与清华大学合作,展开了百名教授讲读、百个青少年科普项目的“双百”行动,并在中科院举办了让学生们有机会当一天科学家、表演一场科普剧、在重点实验室上一堂科学课、做一次科学探究、与科学家进行一次面对面谈论的“五个一”活动。

海淀教委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中科院和清华大学将对中小学生开放30个研究所和32个实验室,两所院校还将布设展览和互动体验园区、实践活动项目和科研成果演示。更为重要的是,今后,海淀区中小学生参与清华大学的实践活动将被记录在案,成为将来清华大学录取的有效参考。

“创意是学生最宝贵的财富。学生能够在这样的活动中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有更多的机会走近科学、走向创造,这也是本次体验课程的意义所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孙嘉英老师感慨道。

教育部青少一司校外教育处处长吕同舟指出,开展社会实践大课堂活动,不仅是一种体现现代环境育人的教育形式,更是推进素质教育、全面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要求。

 

用参与体验取代传统说教

据海淀区教委副主任张凤华介绍,在社会大课堂运行机制上,海淀区一直坚持分类指导、分层实施,在机制管理层面强调整合与共享,在活动项目开发层面强调衔接与特色,在课程实施层面强调结合与常态。据不完全统计,半年时间海淀区参加社会大课堂的中小学生已达到15万。全区中小学到资源单位活动达到149900多人次,有些活动已形成特色和品牌。

“我学到的是能力、自信,更是一种经历。还有什么比这更有价值吗?”北大附中高二(1)班招筱媛虽然只经历了一个中午的“我是小小讲解员”体验,但却深深地体会到了自信的魅力。

一位教师说:“孩子们走出了教室、走出了学校,走进了社会大课堂,开始用自己的双眼去观察,用自己的双手去触摸世界,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问题。这样的课堂让孩子们体验到探究的幸福,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学生的转变让老师们深深地感到社会大课堂真正代替了空洞的说教,实现了以人为本的学习理念。“社会大课堂的建设与应用,不仅点燃了学生的热情,也点燃了学校和教师的热情。”海淀区社会大课堂管理办公室负责人如是说。

 

提高学生素质的新途径

“我要好好学习,长大了也像爸爸一样成为一名生物专家,当一个按照人类需求改变植物性状的植物‘工程师’!”中国农业科学院附属小学三年(4)班的崔征洋从南宫地热博览园回来后有了新的理想。崔征洋的爸爸说,以前崔征洋可没有这股热情。

“我们希望借助社会大课堂这样一个平台,通过开放各类社会资源,让中小学生体验、共享,引导家长改变家庭教育观念,找到提高孩子综合素质的新途径。”北京市教委主任刘利民日前表示。

中央教科所专家认为,对于海淀区社会大课堂的有益探索符合教育的发展要求,必将能够更好地发挥海淀的优势,强化海淀的特色,引领教育的创新和发展。

根据海淀区的规划,今后该区将进一步加强艺术、国防、人文、革命传统、绿色农业及社会公益教育活动的校外实践基地和活动场所建设,争取在2010年前开发出涵盖面更广、内容更丰富、与学校课改同步,与学生现实生活融合的200家大课堂,满足广大未成年人的成长需要。

海淀区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海淀将充分满足广大未成年人的成长需要,继续开拓工作,从管理、服务、评价、考核等诸方面达到质量的“双效目标”,真正把社会大课堂做成民心工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