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韩世文-中国教师报
韩世文-中国教师报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6,030
  • 关注人气:1,07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系列之七:在潜移默化中“整体育人”

(2009-04-27 22:30:31)
标签:

潜移默化

整体育人

北京

社会

大课堂

教育

分类: 专访·记者手记

“聚焦社会大课堂”系列之七:阶段成果篇

半年间社会大课堂吸引北京百万中小学生

在潜移默化中“整体育人”

“老师,下次我们社会大课堂活动什么内容呀?”北京四王府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在北京植物园里上了一堂生动的科学课之后,一位学生这样向老师表达着对社会大课堂活动的兴趣和期待。他们越来越喜欢这种走出教室,同时又能收获很多知识,掌握很多技能的课堂类型。

去年9月1日社会大课堂启动至今,短短半年的时间,社会大课堂得到学校和学生的积极响应、参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发挥。市、区县教研部门以观摩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视导等形式,引导学校、学生积极走进大课堂,形成了社会大课堂建设与应用的良好氛围。

 

学校、学生充分利用大课堂

半年来,北京市东城、海淀、顺义、平谷等9个区已有106万人次的中小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

统计数据显示,大课堂启动以来,东城区71所中小学校434901人次走进大课堂;西城区75所学校的74000人次走进大课堂;丰台区共有165所中小学组织67324人次学生到市、区、校级资源单位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共涉及65个资源单位;海淀区165所中小学校150049人次走进社会大课堂;怀柔区2万名以上中、小学生参与了社会大课堂活动,占全区总数的一半以上;顺义区组织298600人次的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昌平区20多所学校7千多学生,平谷区共有34所学校的16000余名师生,延庆县26所学校的3528名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

 

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从中受益

“社会大课堂恰好给我们打开了这样一扇窗,使我们在更多了解社会基础上,逐步懂得承担自己肩上的责任”。一位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体验志愿服务之后这样感叹道。

而社会大课堂对于郊区的孩子们来说,其意义更为深远。

北京房山、门头沟、怀柔、平谷、密云、延庆等区县在工作中体验到大课堂平台扩展了偏远地区中小学生享受首都优质资源的渠道,促进了城乡教育的整体发展。延庆县委、县政府认为,社会大课堂的建设,打破了农村教育的时空和地域界限,让身处远郊区县的农村学生走进城市各类场馆和基地,享受到同城市学生一样的待遇。

学生普遍反映,在社会大课堂里,视野得到开阔,能力得到提高,甚至打消了父母“参加社会实践会影响知识学习”的忧虑。

一位教师这样描述学生的变化:如今孩子们不仅能在社会大课堂上积极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且能抓住一切机会,自觉地的在各门课中开动脑筋,不断的运用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

学生的转变让老师们感受到“社会大课堂真正代替了空洞的说教,实现了以人为本的学习理念”。而“这样的课堂让孩子们体验到探究的幸福,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走进社会大课堂的教师们也感受到:教师的经验+丰富的知识+反思+正确的方法=优秀的教师。“会大课堂的建设与应用,为整体育人、实践育人、全面育人提供了支撑,会大课堂点燃了学校的热情。”一位区县教委负责人这样表示。

 

大课堂受到各方好评

北京市社会大课堂的启动,得到各方面好评。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作出批示,“社会大课堂是对中小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实践教育的很好方式”,给予了充分肯定。陶西平等一批教育专家认为,社会大课堂实现了各类资源整合利用的突破,实现了学校和社会共同育人机制的突破。

中央教科所专家在评价海淀区社会大课堂工作时也指出,大课堂建设与德育工作结合,与课程改革结合,与校外教育结合,与管理创新结合,强调大教育、大课程、大资源,实施整体育人战略,符合教育的发展要求。

据介绍,启动半年之后,社会大课堂建设育人效能已初步显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