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发布《中国现代化报告2009》——
提升文化竞争力 教育要先行
报告显示,文理分科导致优秀文化专业人才缺少
近日,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科学院现代化研究中心撰写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9》发布,《报告》将“文化现代化”确定为2009年的主题。课题组分析了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历史和现状,提出了21世纪中国文化现代化路径图的设想和建议等。
《报告》指出,中国文化现代化路径的基本思路是:在21世纪前50年,协调推进工业文化、网络文化、生态文化、创新文化、和谐文化、文化产业和文化遗产保护,加速发展知识文化,提高文化创造力和竞争力,达到文化生活现代化的世界中等发达水平,基本实现文化现代化。研究者认为,在文化竞争力的众多影响因素中,提高文化人才竞争力、文化产业竞争力和文化贸易竞争力,是提升文化竞争力的三个重点。
《报告》指出,目前,我国创新能力的国际差距和国民文化素质的国际差距都比较大,培养具有创造力的文化人才,提高中国文化创造力,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研究者分析认为,目前我国大学和中学普及率还明显低于发达国家,文化经营人才更是比较缺乏。其次,由于高中教育实行文、理分科,许多优秀中学生选择理工科,优秀中学生报考文艺专业的比例偏低,优秀文化专业人才比较缺少。
研究者呼吁,用优惠政策吸引每年大约5%左右的优秀中学生进入大学文艺专业学习,提升文化专业队伍的整体素质。继续鼓励高等教育的文理交叉,鼓励理工科大学和学院设立文艺教育课程,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的文化修养。
课题组建议,未来50年我国应以文化生活现代化为重中之重,同时促进文化内容现代化和提高文化竞争力。《报告》提出我国文化现代化路径图的相应布局是:以文化生活现代化为主体,以文化内容现代化和文化竞争力为两翼;实施“全民文化素质议程”,提高文化生活品质;实施“中华文化振兴战略”,提高文化竞争力;实施“中华文明精萃工程”,提高文化影响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