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实地 稳步推进
——专访北京一零一中学校长郭涵
记者:北京市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一年了,您认为学校取得的最大的成果是什么?
郭涵:我们认为,课程改革最成功的成果在于课堂教学,在于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均发生根本性改变,在于师生通过此次课程改革均有成长和发展。当然,学校对高一部分学生和教师进行了高中课程改革有效的调查问卷,接待了新疆、河南等地的校长访问团,还举办了第一期研究性学习成果交流展示活动,这些都是显性的成果。
记者:那么学校在自主安排课程实验等方面取得了哪些阶段性成果呢?
郭涵:学校自主安排新课程实验坚持“实事求是、稳步推进、全面贯彻、自主创新”的整体思路,在模块教学、校本课程、研究性学习、综合素质评价、校本教研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校本经验。
其中,进一步修改、完善《北京一零一中高中自主安排新课程实验排课方案》,参加北京市组织的高中自主安排新课程实验交流,自主命题、自主组织进行高一年级的历史、地理的会考工作,这都是我们的阶段性成果。
同时,学校在实施有效的模块教学,搭建培养学生兴趣和爱好的选修课程平台,加强校本教研,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方面均取得新的进展和阶段性成果。
我们还举办了首届“教坛新秀”、“教学能手”评比活动,组织全体高一学生进行每学年一次的成长博客的信息和资料的收集和录入工作,承担北京市在我校进行的高中课程改革综合素质评价专项督导活动等
记者:今年3月14日学校还举行了研究性学习成果交流展示会,效果不错,能不能介绍一下?
郭涵:应该说今年高一年级第一期研究性学习成果交流展示会很具有代表性,活动全部由学生主持、组织,学校制作12块展板展示全部研究性学习课题成果,很好地激发、引导学生更积极地参与研究性学习。无疑,这次成果展示会,为各班同学提供了一个展示他们聪明才智的舞台,展示了学校新课改研究性学习取得的丰硕成果。
记者:在校本课程建设方面,我们注意到学校还推出了“荣誉课程”?
郭涵:不错。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有益补充,一零一中学通过“选修课程模块化、社团活动目标化、德育活动系列化”,开发了贯穿高中全学程的“大文化选修课”、“STS系列选修课”和“荣誉课程”。
其中“荣誉课程”主要针对一些在某些方面有特长的学生,设计一些课程进一步开发他们的智能,如学科竞赛辅导等。同时,学校还与大学合作开设一些“大学先修课程”。在一定意义上,这些举措都使高中校本课程成为开发和释放学生的创造潜能的“发动机”,为学生的高中生活也添了无限乐趣。
记者:那么在新学期里,学校课改方面有什么计划呢?
郭涵:学校将继续脚踏实地地稳步推进课程改革,在新学期里,我校将组织专题研讨,在模块教学、校本课程、研究性学习、综合素质评价等方面调整计划,解决问题,进一步积累经验,固化经验,发挥课程改革样本校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