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个采访活动进入尾声的时候,我终于第一次遭遇了彻底的“否定”。
   
其实参与此项专访活动,有两位校长的文章虽然写了,但都几乎是不了了之——校长评价文章不行,而他们似乎相约一起退出了专访,所以之后也没有进一步的修改事宜。最终稿费拿不到虽有些遗憾,却也并不特别“难受”。
   
此前也有同做此事的记者的文章遭否定,我被重新派去采访,文章也都顺利过关。
   
就这样在不断地积累信心的同时,也在苦苦地寻求突破。但是延庆二小的文章经过多次修改,始终没能让校长满意,而闫校长似乎始终对几年前的一篇题为“240岁的学校和40岁的校长”念念不忘,所以只是对我的开篇相对比较欣赏:
   
18岁参加工作,26岁当上校长,可谓年轻有为;从教26年,当校长18年,历任四所小学的校长,可谓经验丰富。曾经以不满40岁的资历接管240多年的老学校,成绩斐然;现在又以40多岁的年纪执掌不足20年的新学校,成效显著——这样一串串耀眼的数字足以让我们充满期待: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有多么高超的本领,能在基础教育的一方天地里驰骋的如此游刃有余,潇洒自在!
   
记者怀着这样的好奇心走进了北京市延庆县第二小学,见到了这些数字的创造者——延庆二小的校长闫利宽。
   
闫利宽校长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严肃、不爱说话;而谈话间所表现出来的谦虚,则让他多年来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所取得的成绩更显难得。面对身后无数的荣誉,闫利宽一带而过——他只是在“用心做教育”;而他以前的同事、现在的老师,却被他的人格魅力所吸引,谈起他来滔滔不绝,兴奋不已。然而闫利宽说:“人格的魅力是干出来的,而不是说出来的。”
   
这样一位有个性又有魅力的校长,当时给我的印象很深,自信写文章也是倾注了感情用了心的。几次修改不知是采编在我们之间传递意见的时候不够准确,还是确实我的风格不是校长喜欢的类型,总之几乎花费了我最多心力的文章最终却一文不值,同样被别人的作品所替代。当我在办公室听到编辑大声地向负责人汇报这个“没什么水平”的记者的文章遭毙,而新写文章的水平高出好几个层次的时候,正好就站在负责任人的旁边——那位编辑也许并不认识我,但这样的局面难免会令我们一起尴尬。结果除了稿费一分没有外,我的反思也几乎没有什么结果——不是我不想有结果,是实在不知如何去总结这样一件事……
   
总之是遭遇了否定,而这却是在即将收官的结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