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永远的怀念

(2007-04-20 14:38:01)
标签:

怀念

离开

分类: 日记·岁月留痕

    金老师去世了。

    收到朋友的短信息,虽然第一时间也想到了曾经的金文林老师,但是还是太突然,确认了一下,并查了校园网,果然是他:金文林老师因病医治无效,于2007年4月15日5时30分在北京协和医院不幸逝世,遗体告别仪式于2007年4月17日上午7时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菊厅举行。

    怎么这两年来亲戚朋友开始不断的离去呢?或者年高或者因病,也许真是我们长大了……

    实在令人唏嘘不已,原来生命就这样脆弱,在光阴的缝隙里也许就突然的消逝了……

    好久都没见金老师了,在此之前他生病住院也不知道——我想即使知道了大约也不会特意去看望的。而现在却再也不可能见到他了……他的遗体告别仪式我也不能去参加,算是遗憾吧。一位尚处壮年的农业专家就这样倒在了食道癌的病床上,并且永远地离开了他所热爱的农业工作……

    金老师个子不高,但很干练,几乎见到他的时候总是西装革履,是典型的南方人。刚上大学那会,他还是系主任,后来两系合并,他便基本退出行政工作,专心于他的小豆研究工作;后来我们的统计学等课程是他教,教学很严谨,脑袋虽不大,思路却非常清晰;可能很多人不太喜欢他的这几门课,也不大喜欢他的那种严苛,但是作为一位老师,他的确是很尽责的,我虽未有太深刻的体会,但是后来在他门下做毕业课题的同学却很有发言权,而他们师生关系也是相当的融洽,比之我们其它课题组也许还有许多更有意思的故事发生,只是这些我只是断断续续地听说而已。

    金文林老师生前是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系教授,他在小豆应用研究方面为京郊农村作出了突出贡献。20多年来,他带领科研团队先后完成省部级课题十余项,收集保存千余份国内外小豆栽培和野生种质资源,构建了自育新品种的DNA指纹图谱,多项成果鉴定居国内外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他连续3次获得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并通过研究育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5个红小豆新品种,成为建国以来北京第一次、第二次更换的小豆当家品种。

    金文老师授起草了全国第一个《优质小豆生产技术综合标准》北京市地方标准,推广应用“京农系列号”红小豆新品种面积2.9万公顷,使农民获益1.75亿元以上,其产品全部出口日本,为国家挣得了外汇。2006年,金老师还获得“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人才”荣誉称号和首都劳动奖章。

    对于一个男人来说,他在事业上的确是个成功者,会让很多人为之羡慕;虽然在外人看来他似乎缺乏男人的豪迈与大气,但是一样可以在生前给家人带来安全和幸福。但是如今壮年的离去,也许会给未成年的孩子带来许多阴影——这样一个成功的农业专家,他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依然会在他离开这个世界之后给社会带来许多财富和荣誉,可是给家庭的积极意义又在哪呢?我一直很崇敬敬业的人,甚至会把它作为评价一个人的重要依据,我也时常会陷入所谓“敬业”的怪圈,可是如果因为这种无休止的“敬业”而垮了身体,导致早夭,再珍贵的人才也难以有更大的成就呈现给世人。其实历史已经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了,就是当代,我非常钟爱的西北作家路遥几乎就是写小说累死的——如果他还活着,也许会有比《平凡的世界》更好的作品问世呢。

    就是最近,我的一个同学在生活的低谷多次问我“人活着为了什么”?这个命题似乎从小就开始接触、认识,后来似乎已经可以比较满意地为别人解释这个问题,可是现在再次碰上,却开始有些迷茫,已经回答不清楚了……如果为了人生的追求和价值的体现,那么事业的成功无疑是最好的诠释,而生命的提前终止定然是无比遗憾的事;如果为了享受生命的过程,那么我们为无休止的琐碎生活和繁重工作所累又何谈享受?没有了享受的生命提前终止,则可以看作是脱离苦海的幸事了……

    其实这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非有大智慧不能解释!

    在这样的时间思绪突然又跑远了,而此时的怀念多少带着些伤感。

    金文林老师就这样默默地走了,作为曾经的学生,我只能用简单的文字作个纪念。希望他一路走好,更希望他的家人孩子能比较幸福地继续人生漫长的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