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彭州(六)三昧水

标签:
杂谈 |
分类: 东走西看 |
石牌坊,建于清朝同治年间。牌楼重檐三层,气势雄伟,扼住至德山口。牌楼正反两面的图纹题刻,雕工精细,堪称石刻艺术上品。牌楼正面上方牌楼名“三昧水”赫然入目。牌楼上“天重宝盖”、“地涌全泉”、“盛唐古迹”、“古井泉香”等横额,令人百赏犹鲜;楼下“欲识穷途须进步,不知古迹且登临”、“朝随之出入,暮带月推敲”、“秀气钟三昧,层峦并九峰”等对联引人入胜。
沿石级穿过牌楼下的石寨门可通下三昧。下三昧古建有安国寺。今庙虽倾颓,但尚存不少古碑壁画。石柱对联“彭盎逞一时之愤,晁错念千古之冤”。寺旁泉眼多处,处处相通。沟旁有清朝道光年间的“三昧圣境”石碑一座。碑文完整地记载了三昧圣境的来由和唐朝悟达国师用三昧水洗愈人面疮的始末。
由下三昧拾级而上半里许,便是中三昧。这里古有宋太守钦赐的“至德寺”。由三重广殿构成。今存一重(正在修复)雕满花纹的六棱形石柱上,有明朝万历年间的刻字。其它碑文石刻多为前清遗迹。中三昧之西,隔溪有平台,有石塔巍然耸立,乃悟达国师墓。
由中三味到上三昧,道路奇险。上三味古建有水亭寺和圣水亭五代时水亭寺称广明院。前蜀皇帝王衍曾专道游幸于此,明人所著(蜀中名胜记)有记载,后人称此道为“王衍故道”,至今犹在。
水亭寺今已不存,但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的圣水亭尚较完整地掩映于悬崖上竹树之中。亭呈八角状,全用石料造就。亭顶用整块石料雕刻而成。亭顶所刻线条流利匀称,所雕石珠溜圆光滑,整个石亭造型精美,别具一格。亭内有石雕观音一尊,庄重慈祥,温温欲语。亭上方有一崖窝,长约丈余,宽约两米。有泉从崖中泌出,冬旱不干,夏洪不溢。这就是悟达国师洗人面疮处。
前一篇:成都彭州(五)龙兴寺
后一篇:成都郫都-唐昌古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