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兴寺坐落在四川省彭州市老城区内,始建于东晋咸康三年(337年)初名“大空寺”,梁武帝永定二年(558年)志公禅师扩建寺院,武则天(691年)更名“大云寺”,唐玄宗开元六年(718年)诏号“龙兴寺”。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寺院占地80多亩,有正殿四重,配殿多座,塑像100余尊。清末缅甸国王赠送玉佛一尊,印度国王送舍利子《贝叶》、日本国赠送大藏经,古寺由以释迦牟尼佛真身舍利宝塔闻名天下。
宝塔原为天竺僧人昙摩掘义(智洗禅师)所建木结构塔,到五代预知禅师改建为密檐式砖结构塔,青砖垒砌,塔体方形,密檐17级,高35米,68角皆悬马蹄铃,是我国最古老的宝塔之一。明未清初塔体从上至下四角分裂,并坠去东北一角,1923年南半部垮塌,仅存西北一角,成为“彭州第一奇观”。迨至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能海法师倡议重修宝塔,并亲赴印度,到加尔各答菩提场访取金刚佛塔样,於1948年动工,在古塔东侧建造样塔。1949年主体完成。1985年夏,安装铜质宝顶及装修工程。塔基15米见方,主塔高25米,四隅塔高8米,塔表龛供佛菩萨像844尊,塔内装藏经、典像、图、器等法物,精致玲珑,壮严殊胜。赵朴初会长题书塔名“龙兴舍利宝塔”,十世班禅额尔德尼为宝塔分别用汉藏文字书写“南无吉祥释迦牟尼佛”,刊刻塔基座上。
解放战争後期,川、康两省高级将领刘文辉、邓锡侯、潘文华三将军在龙兴寺藏经楼集会,宣布成都和平起义并通电全国。
晋 浮图澄,疑为佛图澄
梁 志公
唐 道因


明 智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