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2022-04-11 10:31:22)
标签:

杂谈

分类: 东走西看
     统万城位于陕西榆林靖边县城北58公里处的红*墩界乡白*城子村,毛乌素沙漠内、无定河边,是东晋时南匈奴贵族赫连**勃**勃**建立的大夏国都城遗址,因其城墙为白色,当地人称白**城子。又因系赫连**勃**勃**所建,故又称为赫连城。
      统万城是中国北方较早的都城, 已有近1600年历史。据《水经注》记载,统万城是在西汉奢延城基础上或其近旁建造起来的。可由城内出土的两方汉印--《驸马都尉》和《西部尉印》得到证明。奢延城的规模布局现已无从考据。统万城始建于公元413年,竣工于公元418年。公元407年,匈奴族铁弗部的赫连**勃**勃**以鄂尔多斯为根据地建立了大夏国。据《魏书·铁弗刘虎传》、《晋书·赫连**勃**勃**载记》等记载,公元413年赫连**勃**勃**以叱干**阿利为将作大匠,发岭北夷夏十万人于朔方水北,黑水之南营建都城,明曰"统万"。**勃**勃**自言:"朕方统一天下,君临万邦,可以统万为名。""阿利性尤工巧,然残忍刻暴,乃蒸土筑城,锥入一寸,即杀作者而并筑之"。统万城的营建历时六年之久。统万城建成后,曾由秘书***监胡**义周执笔作赞文一篇,赞文中说建好的统万城是"高隅隐曰,崇墉际云,石郭天池,周绵千里",城里"华林灵沼,重台秘室,通房连阁,驰道苑园"。此时的统万城无论在规模、布局及建造方法等方面,均体现出统万城在地理位置及战略地位上的重要性。这一时期的统万城达到空前繁荣。公元427年(北魏始光四年)魏军攻克统万城,公元431年魏灭大夏。公元433年置统万镇,因其地水草丰美,用为牧地。公元487年置夏州,以统万城为夏州治所,据《水经注》记载,此时的统万城"雉堞虽久,崇墉若新"。说明该城保存的还相当完整。北宋初年,统万城为西夏人所据,割夏州,其后,宋与西夏互为攻占。公元994年(淳化五年),宋军攻占夏州,宋太宗下令迁民毁城。统万城头道城(即外廓城)城垣,即毁圮于此时。据遗存现状及史料记载推测,这一阶段统万城应无大规模的建设活动,形制、规模仍基本保持了大夏国都时的景况。
       统万城遗址的发现,对于研究十六国时期的文化以及当地的生态环境变迁,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1992年统万城遗址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统万城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进入毛乌素沙漠,正在辛苦的植树造林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无定河,黄河一级支流,位于中国陕西省北部,是陕西榆林地区最大的河流,它发源于定边县白于山北麓,上游叫红柳河,流经靖边新桥后称为无定河。全长491公里,流经定边、靖边、横山、米脂、绥德和清涧县,由西北向东南注入黄河。
说起无定河,不由想起一句诗“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出自晚唐陈陶《陇西县》。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因为统万城白………色建筑,当地称为“白城子”,“白城则村”名字由此而来。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统万城城址由外廓城和内城组成,内城分东城和西城。由东向西依次为外廊城、东城和西城。外廊城平面呈长方形,周长约4700米。东西城中间由一道墙分开,东城周长2566米,西城周长2470米,遗址全部为夯土建筑遗存。东西城的四隅都有突出城外的平面呈长方形或正方形墩台,皆高于城垣,西南隅墩台高达40余米,仍存城垣高出地面约1-10米。西城为当时的内城,四面各开一门,城垣外侧建马面,四隅角楼的台基用加宽作法。城内中部偏南有一长方形宫殿建筑台基,附近出土有花纹方砖。郭城南北垣情况不详,东西垣相距5千米,但遗迹遗物很少。
为了更好理解,在网上找了些网友用无人机拍的俯瞰图。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像是个瓮城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好,来看我所见,徒步进入遗址区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东城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地上大量碎陶片,如果幸运的话,可以看到瓦当残片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东城与西城交界靠南的一段,沿西城墙顺时针走一圈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窑洞是后来居民利用夯土开凿的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西城南面还保存有六七个马面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马面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最高最大的一片遗存,西城西南角的高台,约40米高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再来两张网图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转角连接高台的一段城墙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西城西面
下面这几张,走在地面时没看出来,以为就是一段城墙,结合无人机图,我估计是那个瓮城所在。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这段我也记不得是东城的遗存还是外城郭了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再看两张夯土城墙,来自无人机拍摄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进入沙漠地带,看着动植物都很兴奋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碰到一群羊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陕北信天游(十七)榆林统万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