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邮票上的文物-1

(2024-07-07 07:47:13)
标签:

杂谈

分类: 地图邮票
1996-21特种邮票《西夏陵》
          1996年8月22日发行,志号为1996-21的特种邮票《西夏陵》。全套4枚,分别描绘了陵台、装饰物“鸱吻”、石座石像、寿陵碑额的形象。
         这套邮票的4枚图案,设计者采用以文物衬文物的巧妙构思,用极经济的手法,在有限的画面中,不仅提供比较多的文物,而且使主题形象和背景内容优势互补,营造出了一份浓郁古朴的历史文化气息,较好地反映了西夏王朝繁荣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意识,展现出了中国古代辉煌灿烂的文明和独特的民族风韵。设计者采用写实手法和装饰性手法的结合,将背景文物置于画面上方,并以灰色相衬,而主图则置于画面下方,均以土黄色为基调,色彩艳丽、明快、丰富,使画面既显得庄重而稳定,又富有历史感。 
邮票上的文物-1

《陵台》(4-1)
图案以西夏的红色官印和首领印为背景,描绘了两座陵台的雄姿。陵台被夕阳染得金黄,让人感受到昔日西夏王朝的鼎盛与辉煌。陵台之间的实际距离比邮票上显示出的要遥远得多,这是设计者为了表现透视距离和空间感而人为拉近的。背景中众多的红色印迹,不仅去除了陵墓的那种阴森感,而且象征着西夏王朝当时政治、经济的繁荣,并隐含着统治者虽然有无上的权利和无比的尊贵,但最终也要进入陵墓,归于历史,十分耐人寻味。
邮票上的文物-1
《神门鸱吻》(4-2)
图案以西夏铜钱和同时期的宋代铜钱为背景,描绘了一种陵墓屋顶上的装饰品“鸱吻”的形象。画面背景中有珍贵的西夏文大安宝钱和西夏汉文天盛元宝,具体表现出了当时各民族间频繁活跃的经济交流。
邮票上的文物-1
《碑亭石座》(4-3)
图案描绘了陵墓碑亭里立碑的石座——一个跪坐着的女人形石像。画面中的石座整体造型为圆雕女性人像,造型粗犷、剩悍、独特,象征着西夏人对人文文化的崇尚。背景是一块从陵墓中出土的腰牌,相当于现在的通行证,象征着西夏政权的稳固和森严。
邮票上的文物-1
《寿陵残碑》(4-4)
图案描结绘了一块寿陵碑额形象。画面背景衬以碑额的拓片,与碑额实物相互补充,产生了一种提醒人们珍惜历史文物的艺术效果。
邮票上的文物-1


2000-21  《中山靖王墓文物
         中山靖王刘胜墓坐落在河北省满城县城西约1.5公里的陵山上。出土的文物其种类丰富,制作精美,其中以铜器制作得最为精美,不少铜器采用了盛金银、错金银、镶嵌等工艺,装饰华美绚丽。
           2000年10月20日发行,志号为2000-21的特种邮票《中山靖王墓文物》,邮票全套4枚,分别选用了中山靖王墓出土的4件文物:长信宫灯、蟠龙纹铜壶、错金博山炉、朱雀衔环杯。该套邮票在构图上,完全突出主体,即将文物图形尽可能放大,尽可能占有票面空间,只采用其本身图形,去掉了底衬部分,既突出了原文物材质考究、做工细致精美的特点,也充分发挥出了采用整金整银或错金等技术的器物所具有的一种盘金错银的视觉效果。在色彩处理上,主图四周的外框采用淡雅的暖灰色,衬托了文物的金碧辉煌,突出了其金质感强的特点。设计者采用中山靖王墓出土文物中艺术价值极高的鸟篆文吉祥语作底纹,淡雅、舒透的暖灰色背景中隐隐约约透出精美流畅的鸟篆文,既使文物更显得古朴典雅,雍容华贵,也使邮票包含了更深的文化内涵,传达了更多的历史文明信息。 
《长信宫灯》(4-1)
第一批禁止出境文物。设计者采用正面微侧、向下微俯的角度,并以逆光勾勒轮廓,让灯罩和宫女的额头产生高光效果。由于器物通体鉴金,在光的照耀下更显得灿烂夺目,象征着光明。 
邮票上的文物-1
《蟠龙纹铜壶》(4-2)
设计者采用正面角度,着重表现出了文物的均衡、对称、古拙、庄重、华丽的特色。在光线的照射下,器物上的纹饰显得清晰而优美,寓意着财富。
邮票上的文物-1
《错金博山炉》(4-3)
设计者精心运用角度和光线,着重刻画了器物的考究、华丽和纹饰线形的舒展、流畅。特别是炉盖上部和炉盖上铸出的山野狩猎图,在光的烘托下,不仅动感十足,而且呈现出一派浓郁的贵族生活气息,代表着吉祥。 
邮票上的文物-1
《朱雀衔环杯》(4-4)
设计者采用正面略侧、角度微仰的位置,展现出了一只活泼的朱雀形象,它昂首展翅,嘴衔玉环,翩然而立于两只高足杯之间的兽盖上。特别是斜侧光的运用,使器物的纹饰及镶嵌的绿松石色泽相映,质感倍增,昭示着美好。
邮票上的文物-1

2016-17 《殷墟
        殷墟是中国古代商王朝晚期的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北洹河两岸,由殷墟王陵遗址、宫殿宗庙遗址和洹北商城遗址等构成。
        中国邮政于殷墟申遗成功十周年之际的2016年7月13日发行的《殷墟》特种邮票1套3枚,全套邮票面值为3.50元。该套邮票选取了殷墟出土的代表性器物。第一图“甲骨文”为刻辞卜骨,第二图“青铜器”为后母戊鼎,第三图“玉器”为玉龙。邮票通过雕刻线条的疏密深浅变化和三种不同颜色的凹印油墨的结合,将甲骨文字字入骨的质感与厚重、青铜器历经沧桑的雄浑与斑驳、玉器礼神通灵的温润与光泽刻画得淋漓尽致。
邮票上的文物-1
3-1  甲骨文,为刻辞卜骨
邮票上的文物-1
3-2 青铜器,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司母戊鼎,现称“后母戊鼎”
邮票上的文物-1
3-3 玉器,为玉龙
邮票上的文物-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邮票上的帛画
后一篇:齐鲁行(一)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