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签: 甘肃石窟 | 分类: 东走西看 | 


东崖大佛
西崖大佛
重点石窟介绍
第30窟

建造于西魏。正壁龛内塑坐佛一身,龛外塑左右胁侍菩萨各一身,左、右两壁后侧塑弟子各一身。佛高1.60米,水涡纹高肉髻,内穿僧祗支,胸前系结,外披通肩袈裟,结跏跌座。肉髻、胸前、衣裙上均残存彩绘痕迹,覆于佛座前的悬裳衣褶俱呈圆转的线条,质感厚重,层次分明,富有装饰趣味。佛面形方园适中,端庄典雅、微微俯视、和蔼可亲,集中体现了西魏造像的美感。龛外胁侍菩萨高1.30米,头戴冠,发呈三缕,披于肩上又垂至臂肘,袒上身,披巾绕肩。佩项饰,下着裙,侧壁弟子高1.07米,形象质朴。


第123窟,西魏(公元535-557年),有童男童女
正壁左侧和左壁右侧,螺髻梵王与菩萨像,高1.25米,与“窃窃私语”对称。梵王身着宽博大衣,双手合十,菩萨扇形高髻,高领内衣,帔帛交叉,长裙覆脚,典型的秀骨清像。
第54窟,西魏(公元535-557年)
第55窟,北周(公元557-581年)
第82窟,隋(公元581-618年)
第108窟,北魏(公元386-534年)
第114窟,北魏(公元386-534年),背光上方的飞天已演变为体态轻盈的南朝式飞天。
第115窟,北魏(公元386-534年),台座上有明确纪年,墨书北魏景明三年(502年)造像发愿
第129窟,北魏(公元386-534年)
第136窟,北周(公元557-581年)
第146窟,北魏(公元386-534年),也有说是西魏。
第147窟,北魏(公元386-534年),也说是西魏。佛高1.17米,圆形螺髻,有圆形毫光,细眼下视,面带笑意,面型清秀,五官秀美,衣摆宽大,衣褶曲线流畅。右手无畏印,左手降魔印。螺髻形佛像在麦积山不多见,此为麦积山北朝造像中仅见一例。
第155窟,北魏(公元386-534年)
第163窟,北魏(公元386-534年)
春天的麦积山,柳绿杏白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