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木说:写点别的吧,每天都说工作不累吗?本来想按照小乔同学的作业写篇游记的,不过没有整理照片纯文字也很枯燥。写几个初到米国的故事吧。
一、
初到米国是深夜,第二天起来在那一层楼里转了一圈(很大的一层楼),没找着厕所。回到宿舍(那时候住的两人一间的集体宿舍),问那个已经来了好多天的哥们。他说就在电视室过去一个门,我说那不是“休息室”吗?他说“restroom” 就是厕所了。大汗不已,好在那哥们是台湾来的,说中文,不然就说不清楚了。
二、
第一次被人带着去超市购物。进了之后约了个会合时间就分开了,推着小车很快就发晕了。没包装的东西还好,有包装的东西就只能看图了。那次想买洗衣粉,找不到就结结巴巴地问超市工作人员。想不起来背过“洗衣粉”这个词,只仿佛记得“洗涤剂”是“detergent”。那位试图给我解释方位,看我一脸茫然,没解释完就说算了,我带你去吧。边走我还边给人解释,我说的“detergent”不是用来洗碗的,是洗衣服的,粉末。那位还说没问题,明白了。后来明白:他们说的“detergent”就是洗衣粉或者洗衣液,而他们把洗涤灵叫做“dish
liquid”。
三、
最初去买牛奶,看见桶上醒目地标着“2%”“1%”,而且价格还是一样的。很诧异,心想这米国人也太邪了,稀释一倍还卖同样的价格,于是都买2%的。过了很久,才明白那是指脂肪含量,还有全脂奶叫“whole
milk”和脱脂奶叫“skim milk”。
四、
有一次去学校的一个办公室半点事,通知单上写着房间号“B102”。在那个楼里转了两圈,就是找不着那个房间。好在那个楼只有三层,转一圈用不了多长时间。后来,问了一个人,一脸惊诧地给我指路,才知道是地下室。我住的那个楼地下室是“G”多少,不明白这个“B”是什么意思。原来这种楼地下有两层,地下一层叫“G”,在下一层就叫“B”了。
加载中,请稍候......